过刊目录

  • 全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郭王玥蕊
    2021, 1(8): 5-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经济时代下,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充分发挥数据要素效能的必然选择,而构建数字资产正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操作。通过对数字资产进行系统性论述,提出数字资产是数据生产要素的具体表现形式这一观点,并基于此分析数字资产的特征与构建过程。随后,具体探讨了数字资产如何作用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进而揭示了数字资产构建是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应然之策,也是实现经济循环畅通的实然之举。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杨洋 黄宁
    2021, 1(8): 13-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经济发展转型角度来解释中国双向FDI“逆周期增长”的内在逻辑,提出中国FDI 发展路径的“转型假说”。中国经济增长转型中的成本压力增加、技术差距缩小与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双向FDI 的规模与性质发生重要变化,FDI 在发挥弥补经济增长缺口效应的同时,实现了经济发展转型与中国双向FDI 逆周期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然而,一国的转型风险将影响FDI 的稳定性与技术溢出效应,需要通过发展型国家优势来实现风险规避与有效转型。现阶段中国双向FDI 的超前发展意味着解决转型问题已经难以等待经典国际投资发展路径中“邓宁拐点”的到来,未来需要借助发展型国家优势,构建基于双向FDI 的发展战略转型模式,促进资源全球配置与能力获取,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的成功转型。
  • 理论经纬
  • 理论经纬
    魏国学
    2021, 1(8): 22-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研究框架,探讨了灵活就业兴起的动力,分析了灵活就业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研究发现,灵活就业主要由四个宏观因素推动,即数字技术进步、创业创新活动、城市化积聚的“职住行”压力、人口结构变迁。灵活就业可以避免失业率过快升高,增加有效工作时间,帮助市场主体保持活力,扩大内需,减少碳排放,推动性别工资平等。然而灵活就业可能阻碍生产率提升,冲击制造业用工,抑制创新,加剧社会不平等。最后提出了促进灵活就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 理论经纬
    曾洁华 钟若愚
    2021, 1(8): 31-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广东省21 个地级市为例,利用百度指数构建了各城市的消费搜索指数,根据指标趋势将城市划分为较发达城市和下沉市场。在此基础上,基于2014—2019 年的市级消费面板数据和北大普惠金融指数,结合面板回归和AIDS 模型探索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升级的关系。研究发现:互联网发展总体上能推动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和消费结构的优化,进而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广东省整体上属于第Ⅱ阶段消费升级(个性化消费升级)。不同类别城市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互联网发展有助于较发达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呈现第Ⅲ阶段升级特征(理性化消费);下沉市场大体上显现从第Ⅰ阶段向第Ⅱ阶段过渡的消费升级特征,互联网对消费潜力的释放和消费结构改善方面均呈现显著促进作用。
  • 发展战略研究
  • 发展战略研究
    汪建新 杨晨
    2021, 1(8): 42-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双循环有效联动模式上,大国经济体形成了国内循环带动国际循环的模式,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国内国外增加值在整个双循环有效联动中的作用不同,中国在亚洲区域价值链和贸易网络中承担着“上游研发环节”和“下游加工制造环节”的双重作用,是整个网络运行的中心节点。在中观机制上,打造全球产业链“链主”,发展“隐形冠军”等特色企业来构建行业层级的双循环有效联动;在微观机制上,对市场主导型价值链和生产者主导型价值链,全球力量与本地能力之间的“战略耦合”将显著促进企业层级双循环的有效联动;在国际经贸合作协调机制上,浅层协议和深层协议的作用机制存在较大差异。最后,本文从构建中心枢纽、联动平台和战略链接方面提出了基本路径。
  • 发展战略研究
    尹虹潘 刘姝伶
    2021, 1(8): 53-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级战略平台是对各种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功能平台的统称。研究认为,战略平台是一类聚焦于长期发展战略问题的政策工具,在调控对象上具有将重点领域与特定区域“条块结合”的特点;在政策目标实现路径上采用间接干预以减少对市场作用的“挤出效应”,如基于“或有收益”的预期来引导发展方向,通过先行先试来培育新发展动能等。战略平台的前述政策工具特征使其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政策的独特优势,借此进行政策工具创新可以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战略平台也有不足之处,未来应进一步完善其自身功能类型与区域布局设置,并与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其他长期发展政策、各种战术功能平台形成配合。
  • 发展战略研究
    何代欣
    2021, 1(8): 61-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财政空间是健全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基础条件之一。“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维持财政空间的基础条件与以往不同。研究发现,我国债务空间随统计口径扩大有所收窄,而多个口径下的财政赤字都处于上升通道。与同时期人均GDP10000美元的国家相比,中国基础财政盈余率均值(2012—2019年)为-3.57%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86%近一倍,但债务负担率均值(2010—2019 年)为35.50%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66.37%的一半左右。财政赤字上升源于积极财政政策导向下的年度财政扩张。而债务负担率水平相对较低,又得益于积极财政政策为代表的宏观调控,推动了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研究认为,未来维持中国财政政策空间的政策部署,要与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定位匹配,要关注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等主要宏观政策变化,还要加强财政资源整合并提升流动性。
  • 金融问题研究
  • 金融问题研究
    叶亚飞 石建勋
    2021, 1(8): 71-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已近30 年,目前直接投资项下业务已基本可兑换,证券投资项下和其他投资项下业务基本可兑换或部分可兑换,实体部门的投融资需求基本能够满足。中国资本项目开放趋势与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资本项目开放对我国宏观经济有正向影响,且不同子项目的影响存在差异,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且对金融部门的影响比较小,证券投资在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会对股票市场带来显著影响,其他投资在推动我国进出口发展的同时也对汇率市场和利率市场造成影响。鉴于不同资本账户子项目的差异特征,研究提出“率先实现实体部门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序推进金融部门资本项目开放,重点把握资本项目可兑换与人民币国际化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同步关系”的中国资本项目开放路径。
  • 体制改革
  • 体制改革
    武西锋 杜宴林
    2021, 1(8): 81-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平台利用算法权力将数据要素集中起来形成中心权威,这是垄断产生的内在机制,侵犯泄露隐私、“二选一”等法律问题均是垄断的外化。“顶格”处罚等外部惩治措施虽然具有强大的威慑效果,但不能解决垄断根源,监管边际效果递减。消解平台数据垄断权威是监管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区块链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以反中心主义为根本特征,能够分布式记载数据,塑造公平的数据世界。以区块链思维创新监管模式,平台内部自我治理与法律外部监管二元互动,代码即法律,调整法律外部监管的重点和方式,是治理平台垄断的必然选择和长久之道。
  • 体制改革
    原东良 周建 秦蓉 李建莹
    2021, 1(8): 89-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了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各市场主体深入推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制度层面的保障和支持。基于第十一次全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本文理论分析并证实:营商环境发展程度越好,私营企业创新投资水平越高,具体而言,融资难题得到缓解和政府部门服务意识提高是营商环境促进私营企业创新投资的驱动力;党组织治理、统战工作、对官媒的信任及企业家体制内工作经历是营商环境发展程度促进私营企业创新投资的内在作用机制。本文为政府部门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政策启示。
  • 三农问题
  • 三农问题
    王金 孙迎联
    2021, 1(8): 99-1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就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视作历史使命和本质要求。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如期达成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性成就,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积累了丰富的反贫困经验。因此,对我国农村反贫困进行制度回顾、矛盾反思与实践创新,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体系,从而为“后扶贫时代”开展相对贫困治理提供科学指导,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 三农问题
    董帅兵 郝亚光
    2021, 1(8): 109-1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消除绝对贫困之后,相对贫困是贫困治理的重点。过渡期贫困治理的实质是防止相对贫困或非贫困向绝对贫困的逆向转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推动农村发展、助力国家现代化的两大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关键在于建立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机制。因此,过渡期的贫困治理应探索“巩固—拓展—衔接”型贫困治理路径,在脱贫的基础上巩固绝对贫困治理,防止规模性返贫;在巩固的基础上拓展相对贫困治理,防止贫困的逆向转化;在拓展的基础上衔接乡村振兴,统筹治理贫困与非贫困;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可持续的减贫防贫机制,顺利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衔接过渡。
  • 三农问题
    梁巧 白荣荣
    2021, 1(8): 119-1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合作社规模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合作社的发展规律、进而促进其健康发展和绩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利用2014—2018 年近似全量农民合作社数据,刻画合作社的规模分布与演化,并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合作社规模对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合作社规模对其盈余总额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人均盈余总额的影响则呈现明显的倒“U”型,合作社的最优农民社员规模相对较小,为15 人,呈现一种“小而美”的现象。分地区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合作社的最优农民社员规模(25 人)显著大于中西部地区(13 人)。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和改变估计方法进行检验后,上述结果依然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