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赵晓雷
    1993, 5(3): 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个由许多独立的利益主体构成、产权明确界定、交易公平自由的经济系统。国有产权布度作为一种非排他性的产权安排,与市场经济的天然特性有矛盾,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种种理论上和实践中的障碍。要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历史性的制度创新得以成功,一种有效而成本较低的选择就是对国有产权作结构调整,以使其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卫兴华 黄泰岩
    1993, 5(3): 1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时间和空间纳入视野,我国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方式具有多元性特征。分析经济运行机制,必须对多元化的计划与市场的具体结合方式进行探讨。就运行机制目标模式而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仍是基本适用的。无论是商品流通领域,还是农村经济领域,实现计划与市场的结合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张道根
    1993, 5(3): 2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一个最根本的差异,是个人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全然不同。市场经济的基本主体是个人,这正是市场经济充满生机活力的深层原因;而这又同社会主义社会个人自由发展的本质要求相吻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必须界定国家的经济角色和功能。国家要担起应尽的职责。既不能进行不必要的干预,又不能过度收缩、调控不力。应努力使个人的经济自由和国家的必要干预有机协调起来。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何德旭
    1993, 5(3): 25-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市场经济中,利率机制在实现国内和国际收支平衡以及保证资金的有效分配、影响可用于投资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影响经济组织的投资和消费决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应进一步改革利率机制,使其充分发挥调节国民经济结构和引导资金投向、调节社会总供需平衡、市场货币流通量及信贷资金供求,促使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功能。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何煦
    1993, 5(3): 34-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宇
    1993, 5(3): 38-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主权有限、“城市企业体制病”以及多头管理等是乡镇企业管理体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在宏观上,要求建立和健全乡镇企业宏观调控机制和调控体系;在微观上,需通过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企业内部领导制度和强化经济承包责任制度,完善和再造乡镇企业的激发机制。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肖灼基
    1993, 5(3): 45-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陆与台湾加强经济合作,是当前经济国际化和区域集团化大趋势的要求;而两岸资源、经济的互补性为发展经贸合作提供了客观基础;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和进一步改革开放,为两岸经贸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郭招金
    1993, 5(3): 54-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北京中国新闻社和台北《中国时报》联合举办的“变迁中的两岸经贸关系研讨会”,于1992年11月18~19日在台北举行。两岸经济学家聚会台北,就共同关心的两岸经贸问题坦诚交换意见,这在40多年来两岸关系史上还是第一次。大陆经济学者访问团一行9人:中国新闻社社长诸有钧(任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童大林、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本刊副主编萧灼基、上海万国证券公司总经理管金生、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张德宝、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任继圣、中新社副总编辑郭招金和办公室主任杨首民、理事张雷。台湾方面出席研讨会的学者有6位:台湾大学经济系主任薛琦、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高长、政治大学银行系主任殷乃平、怡富证券公司总经理许立庆、中国文化大学法律系主任王志文、台湾大学法律系教授王泰铨。会议分别由4位在台湾享有盛誉的学术界人士担任:台湾《中国时报》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汪彝定、大安银行董事长、前财政部长陆润康、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于宗先、东吴大学校长章孝慈。本刊约请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郭招金先生将此次研讨会内容介绍如下。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王汉民
    1993, 5(3): 6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监督体系是社会经济有序运行的保障系统。经济监督源于社会经济职能的分解和由此引起的主体利益矛盾。经济过程的有序化有赖于建立一种监督制衡机制,以扬益除弊,实现外部监督约束下的内部自我约束。我国现行经济监督存在着监督体系不健全、法律依据不完备、监督职能重叠与措施不力等弱点,需要通盘考虑,谨慎操作,建立起与国家政治现代化、市场竞争有序化相适应的经济监督保障体系。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龚唯平
    1993, 5(3): 66-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格老秀斯到卢梭,他们的理论贡献主要是,论证了私有制不是亘古就有的,而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但他们只是提出了所有制起源问题和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他们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猜想或臆断性质。马克思在原始所有制研究上作出了杰出贡献。要发展马克思的原始所有制理论,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1)揭示了私有制的起源并不等于揭示出了所有制的起源;(2)有必要对原始社会公有制命题进行重新审视;(3)所有制起源问题也是确证所有制范畴的历史性的一个关键问题。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裴平
    1993, 5(3): 77-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与关贸总协定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这不但成为我国重返关贸总协定的一大障碍,而且对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有害的影响。大力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缩小人民币汇率制度与关贸总协定的差距势在必行。本文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和主要步骤进行了分析。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张立群
    1993, 5(3): 86-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返关贸总协定对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究竟会有什么影响,是一项极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入关”对外贸管理制度、外贸经济管理方式的影响的分析,对90年代经济发展作了预测和提出了对策建议。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段宾 张瑞
    1993, 5(3): 96-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测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两种方法——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都存在一些缺陷,所测算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是过低,就是过高。为了避免这些缺陷,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基期较切合实际的汇率,然后考虑到人口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计算出报告期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用这一方法计算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数据,较为符合实际。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冯肇伯
    1993, 5(3): 100-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西方国家力图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以治理持续达3年之久的经济停滞。然而,这些政策措施与效果却受到各自国家累积多年的经济症结的掣肘与束缚,其结果将使年内的经济增长回升乏力,个别国家的停滞可能还将持续下去。欧洲一些国家为治理停滞,暂时放弃本币汇价的稳定,而另一些国家则否,这就造成今日的欧洲货币体系分崩离析。但是近年各国在推行松的货币的政策的同时,随时着意于以不致引发通胀为限的政策思想,很值得我国借鉴。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谭崇台
    1993, 5(3): 107-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回答了以下4个问题:什么是经济发展思想史?为什么要写经济发展思想史?经济发展思想上溯什么年代,下达什么年代?怎样对待19世纪中叶后近100年期间的经济理论转向问题。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谷远峰
    1993, 5(3): 119-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谷书堂 刘迎秋
    1993, 5(3): 121-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涤源 傅殷才
    1993, 5(3): 123-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