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唐宗焜
    1994, 4(1): 5-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社会所有从一般公有(公共所有)中区分出来.并指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性质是社会所有,这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于光远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研究的重要贡献。作者介绍了于光远的"社会所有"'观及其理论贡献,并提出自己的若干认识,以及与于光远的观点进行商讨的意见。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胡乃武 王辰
    1994, 4(1): 18-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础产业的发展需要有适度的超前性和政府的适度干预性。我国基础产业发展不足的瓶颈约束问题的症结是体制制约,其解决的出路在于:改革基础产业的产权制度、价格体制和投资融资体制等,让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和政府经济工作重心,让政府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林文益
    1994, 4(1): 27-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统一过程。要求以市场为中心来组织社会经济,利用市场调节机制来配置社会资源,以组织社会经济。引导社会生产去适应社会消费,保持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为了搞好市场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收入分配和社会消费需要,必须认真研究社会消费需要的特点,适应其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以便组织好商品流通,更好地实现购买力,实现社会再生产,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李克明
    1994, 4(1): 32-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主义人力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马克思人力概念的内涵包括劳动者的智力、学识、技能等,人力是通过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提高的。人口,特别是劳动人口的数量、流动性和组合是决定人力高低的重要因素。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张炳申 徐永胜 朱伟
    1994, 4(1): 38-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严格意义上讲,政府并不具有真正市场主体的资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只能是企业法人和自然人(个人)。然而,改革迄今,个人作为经济主体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不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中必须重视个人经济主体的塑造。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陈文辉
    1994, 4(1): 44-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企业集团具有垄断和竞争相统一的市场特征。国际经验表明,只要对企业集团实行有效管理,就能使其保持竞争活力。我国企业集团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正确分析我国企业集团的垄断与竞争现状,选择好市场结构,对于我国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王德中
    1994, 4(1): 53-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外汇风险的防范日益重要起来。防范措施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从合同谈判方面采取措施,主要包括计价货币的合理选择、合同价格的确定、订立保值条款、选择结算方式和转嫁外汇风险;第二类是从外汇交易方面采取措施,主要包括远期外汇交易、择期外汇交易、掉期外汇交易、外汇期权交易、即期外汇交易和出口押汇;第三类是从财务管理方面采取措施,主要包括提前或延后收付和配对管理。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唐 海 燕
    1994, 4(1): 6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民币自由兑换通过汇率水平、汇率变动过程特征以及自由兑换方式本身影响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但汇率水平的影响是主要的。人民币自由兑换将导致人民币大幅度贬值,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我国对外贸易收支的改善。这里需要澄清许多模糊认识。要使人民币贬值促进我国贸易收支改善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还需要采取包括汇率政策、产业政策、财政货币政策、出口鼓励政策和进口限制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李琮
    1994, 4(1): 7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不断加深改革,扩大开放,加速经济发展,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冷战结束后,经济成了国际关系中的更加重要的因素,各国都把更大力量集中于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在对外工作中也更加注重发挥经济的作用。作者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中的一些重要趋势,进行了探讨,并联系我国的情况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曾康霖
    1994, 4(1): 82-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察我国的货币需求,需要注重考察宏观货币需求。同时要分析人口、区域消费构成、行业资金结构、政府的货币需求、金融运行效率、货币需求成本以及货币政策对货币需求的调节作用。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素琼;
    1994, 4(1): 92-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目前农村信用社的外部经济条件及经营管理的实际出发,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应将重点放在资产管理上。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难点在于:①正确处理行社关系;②如何将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区分开;③合理确定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和规模。处理上述问题的根本措施应从改善外部环境和加强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入手。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江春
    1994, 4(1): 98-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产权制度的合理化。只有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才能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促使经济的有效增长。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增长,必须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产权制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郑英隆
    1994, 4(1): 107-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上看,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加速信息流通对于促进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信息流通的本质在于"信息差距"。信息流通水平取决于物能流、商品流和信息流三股流力的"组合"程度。三者必须协同发展。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齐翔延
    1994, 4(1): 112-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李松林
    1994, 4(1): 115-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本刊特约记者 王立彦
    1994, 4(1): 118-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邹 东涛
    1994, 4(1): 12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李建中
    1994, 4(1): 124-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