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常修泽
    1995, 4(5): 4-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眼光审视传统国有企业制度,客观上存在着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三个深层次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是以变换企业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根本性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具体运作上,要采取"分类改革、三线推进"的方略。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李扬
    1995, 4(5): 1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住宅体制改革的深入,住宅产权问题不断地从各个角度被提出。在中国城镇住宅体制改革中,出售公有住宅、多渠道筹资建房,以及提高公有住宅租金水平,始终构成其最重要的三项内容。就出售现存公房以及新建的商品房来说,既然涉及买卖,买卖对象的性质以及买者对该对象所拥有的权利,无疑必须首先界定清楚。动员各方面的资金来建造住宅也是这样。如果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其投资的积极性绝不可能持久。甚至提租也回避不了住宅产权问题。因为,举凡提租所需的补贴资金来源、提租收入在政府和单位之间的分享,以及这些收入的使用等等问题,都需要在住宅产权界定清楚的基础上方能妥善解决。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叶祥松
    1995, 4(5): 19-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不仅是改革的重点。也是改革的难点。它不是一种企业制度的自然演进过程,而是在摧毁传统体制下工厂制基础上的新型企业制度的重建;它不是在完善的市场制度环境下进行的企业制度创新,而是与市场制度同步发展的企业制度的改革;它不是产权关系明晰条件下的产权结构的调整和改变,而是在理顺产权关系的同时塑造某种现代产权结构;它不是作为顺应市场变动要求进行的企业改组,而是作为培育市场主体的脱胎换骨。作者从八个方面对国有企业制度创新面临的各种特殊困难进行了分析。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程惠芳
    1995, 4(5): 26-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招标与投标孕育于早期简单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招标在世界上得迅速广泛地运用。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步推行招标与投标,招标与投标已开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赵昌文
    1995, 4(5): 34-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体制转轨时期,如何从我国实际出发,加强和完善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既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探讨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意义很强的实践问题。本文联系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及市场发育的现状,对农业宏观调控的内涵、农业宏观调控与农业宏观经济管理的关系、如何根据农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经济改革的趋向来确定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及内容等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吴世经 孙平
    1995, 4(5): 43-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作者对中国管理组织理论的决策、信息和动力结构及功能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我国在长期的管理组织实践中,从中国实际出发,也创造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组织理论和方法。虽然至今仍缺乏系统性,但它正处在快速发展变化中,需要大力加强研究,促进其发展。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杨瑞龙
    1995, 4(5): 52-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外部效应的存在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引入政府干预力量解决因外部效应引起的资源非帕累托最适度配置问题,又存在失效的可能性。为克服外部效应,经济学家把视线投向了产权制度,以期通过不同的产权安排解决外部效应问题。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屈锡华 王海忠
    1995, 4(5): 6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围绕实现缓减贫困的经济增长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构造了增进社会福利的贫困加权指数模型,并进行广泛的政府政策讨论。认为同等场经济增长速度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可能掩盖着贫困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巨大差距,传统的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一国发展和福利指数具有很大片面性,必须设置增进社会福利的"均等权数"或"贫困加权"一指数,以达到消除一或减少贫困的发展目标。认为在为贫困人口提供经济机会和社会服务、为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等方面,政府应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陈其林
    1995, 4(5): 70-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5年来,我国经济特区依据国际产业结构的趋势,选择了劳动密集型以及劳动密集型和技术知识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发展道路,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重点发展出口为主或加工出口为主的轻型工业,逐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外向型、城市型经济为基本特征的产业结构;在90年代的最后几年,应通过实施以"产业倾斜"为中心的特区产业政策,推动目前的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为主体的粗加工型产业结构向以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为主的精加工型产业结构的转换。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李衍龙
    1995, 4(5): 78-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外资在我国投资中的地位日见重要,但实践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则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为此,政府在宏观政策上要加以协调和引导,并在诸如用资方式、用资结构、外债与直接投资的配比选择等方面做出卓有成效的努力,以确保外资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积极作用的最大发挥。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家强
    1995, 4(5): 85-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化战略是整个社会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份。目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上升阶段,中国未来的城市化战略选择必然是一种多样性的模式选择,分散性的道路选择,梯度性的区域选择,综合性的效益选择和阶段性的进程选择。这是由中国国情和中国城市化特点所决定的一种现实选择。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唐海燕
    1995, 4(5): 94-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发展呈现出全面创新的新景象,标志着国际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本文简要地概括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基本内容,初步分析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对国际政治经济和贸易的影响,以及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创新的对策思路。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李致平 袁国良
    1995, 4(5): 101-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蓉
    1995, 4(5): 104-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任治君
    1995, 4(5): 107-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一向被认为只能用于抽象的理论分析而不能用来进行具体的经济分析和经济管理。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教学描述及其定量化有助于打破这一神话,并将表明,它不仅是有力的定性分,析工具,而且也是极为有效的定量分析工具。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李家祥
    1995, 4(5): 116-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邓子恢对发展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途径提出了大量理论见解和对策建议。他较早论述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指出发展农业要实行正确的经济政策、应用科技成果、建立符合国情的管理制度、扩大基本建设,阐明了农业经营方针。产业结构、发展乡村企业、提高农民素质、加强文化技术教育等多方面的问题。对他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做出的贡献,应予以肯定和继承。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程民选 丁任重 刘灿
    1995, 4(5): 123-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