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谢德仁
    1997, 2(4): 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把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对立起来, 是我国经济学界当前较为普遍的一种观点。作者区分了评价性事实判断与描述性事实判断, 并由此证伪了上述观点的理论渊源——“休谟命题” 。在此基础上, 作者讨论了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的关系, 得出了二者是协调与互补的结论。针对我国经济学的现状, 作者认为应构建二者协调互补的大经济学框架。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赵晓雷
    1997, 2(4): 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分析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的引进、研究概况,以及西方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学科定位上、学科范畴上对中国经济学的影响,并对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相融合的趋势作了客观的分析。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宋涛
    1997, 2(4): 2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国有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认真地进行研究和解决。有些工业企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工业企业,半停产、停产,亏损严重,以至到了濒临破产的地步。造成这部分国有工业企业困难的原因很多,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是国有工业经济得以快速、持续和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作者就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改革工业的投资体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晓亮
    1997, 2(4): 26-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林国春 李军林
    1997, 2(4): 3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内部人控制”日趋明显。“内部人控制”给内部人以寻租和侵占国有资产的机会,从而会导致国有资产收益率下降,损害经济效益。然而,现实状况却是:一些“内部人控制”较明显的企业其效率并不低,“内部人控制”的结果是所有者利益最大化。对此,国内理论界提出了3种假说。本文作者运用博弈论,揭示了“内部人控制”导致所有者利益最大化并非悖论,而是内部人在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中的合作行为。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1997, 2(4): 37-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曾康霖
    1997, 2(4): 38-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金融深化论的形成过程、对金融学说发展及对制度改革设计的述评,认为金融深化论所提出的对金融财政及外贸制度改革的主张,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由于金融制度改革成功的例子较少,故该论在理论上看法仍有分析。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殷孟波 邱泉 仲崇岗
    1997, 2(4): 46-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在宏观调控初见成效的同时,金融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成为危害金融安全的隐患,主要表现在银行资本金不足、信贷资产质量下降、银行资产结构单一、信贷资金严重财政化。针对上述问题,应把防范出现系统性、地区性金融风险作为“九五”期间金融监管的目标。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曹正汉
    1997, 2(4): 53-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交易费用理论对企业性质的解释存在着缺陷。本文提出的“市场分工不完备性”可以对此加以弥补。作者认为:源于市场分工的市场风险及交易协调上的困难,无法通过进一步的市场分工加以完全规避和解决,即市场中的交易协调活动和风险决策活动无法经由市场分工而形成专业化的行业,从而降低了市场运行的效率,市场分工受到自身的制约。这是市场分工的不完备性。企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弥补市场分工的不完备性,使协调与决策活动在企业内部实现专业化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黄少安
    1997, 2(4): 6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增长和发展有其价值取向,选择经济增长方式要遵循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理念”。“合理型经济增长方式”是符合人们发展经济的终级价值的经济增长方式,其合理的标准可具体化为:(1)经济增长的高质量;(2)人与自然的和谐;(3)人与人的和谐。中国的资源状况是中国选择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约束条件。必须从国情出发,在坚持经济增长终极价值标准的前提下,根据特定地区、产业、时期的资源约束条件选择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李含琳
    1997, 2(4): 67-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资源的供求弹性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一般产品的弹性由市场因素决定,而资源的弹性由存量因素决定。由于资源开发战略上的种种误导,导致了我国西部资源存在很高的机会成本和损耗,这为今后的长期发展留下了隐患,我国将由于资源供给缺乏弹性而被迫降低经济增长速度。资源极度稀缺是跨世纪的难题,因此我们应当纠正由所谓的资源优势论、贸易论带来的种种不当的开发行为,把资源开发的重点由速度型转向效率型,下功夫提高资源开采、冶炼、利用等各个环节的效率。从长远看,应对某些资源实行特殊保护政策,采取延期开发的战略。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孙自铎
    1997, 2(4): 73-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认为,在宏观上推进农业专业化区域分工,利用区域比较优势进行农业资源转换,是解决我国目前农业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难题的有效途径。为此,作者以长江中游省及其周边地区为例,就这些地区农业资源转换与粮食协调的现状、难点及实现农业资源转换,建立粮食供求协调机制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钱彦敏 马良华
    1997, 2(4): 80-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在关于市场与调控问题上存在着不少模糊认识, 认为市场经济国家也在引入计划经济成份, 把“市场经济” 与“自由放任” 等同起来, 把“宏观调控” 与“计划经济” 等同起来。事实上, 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现代经济学对于“市场与调控”这一问题, 已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精辟见解。通过对不同经济学流派关于这方面理论的比较分析, 并进行现实思考, 将有助于澄清认识和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探讨。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李健
    1997, 2(4): 88-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西方寻租理论的分析, 认为应该借鉴理论分析问题的方法。社会腐败现象的产生, 在于市场不健全加上行政管理经济未能适应新形势所致。因而反腐败要正本清源, 一方面要大力清除其思想根源, 另一方面要加大改革力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林文益
    1997, 2(4): 93-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地对待流通中心的确定、定性和定位,不能离开时代环境和条件。评价一个城市作为流通中心的基础条件是第二类(区域内不同市场空间)和第三类(本区域与区域外其他市场空间)的供求关系,必要的保证条件是流通经营和流通服务业。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沿海和内地流通中心的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此,实现我国发展战略转变,一定要大力培育西部地区的流通中心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王亚平
    1997, 2(4): 101-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国际环境、资源供给、市场条件等环境要素的变化,预计未来15 年中国经济将持续高速发展, 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 居民消费达到新的水平, 就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同时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将更为紧密。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唐公昭 赵昂
    1997, 2(4): 107-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四川行政区划的变动, 对四川在中西部的地位, 在全国的地位, 以及面向21 世纪的发展, 既是一个重大的机遇, 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四川必须根据变化了的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及时地对经济发展总体战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王怀臣
    1997, 2(4): 113-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有小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必须加快其改革步伐,加大放活力度。改革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其中存在的困难和矛盾,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不断总结经验,研究新问题,并处理好各种关系。为此,作者结合成都市国有小企业改革实践,对进一步深化国有小企业改革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莫增斌
    1997, 2(4): 119-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冷兆松 赵尚梅
    1997, 2(4): 121-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何炼成
    1997, 2(4): 124-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