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诗白
    1998, 5(2): 4-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渐进性是中国改革和体制转型的鲜明特征,改革的逐步深入———困难的增大———重点的突破———改革的重新启动和全面推进,是其辩证的进程。解决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滞后以及由此带来的改革成本累进性增长等问题,应将改革总体上的逐步推进及局部环节的快速变革;面上演进和重点突破;以及稳中求进和加大改革力度等相结合,加快体制转型步伐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乌家培
    1998, 5(2): 1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区分了两种含义的信息经济;分析了广义信息经济的十大特点:知识型、创新型、整合型、互联型、紧迫型、全球化、数字化、虚拟化、分子化、中空化;阐明了狭义信息经济的五大特点:综合性、集约性、高技术性、高增值性、可持续性;提出了信息经济管理的五个特点:重视社会整体目标、重视精神激励、重视知识和人才、重视组织文化建设、重视领导方式转型;并就如何研究信息经济及其管理问题,发表了若干意见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钱伯海
    1998, 5(2): 19-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把物化劳动等同于资本加以批判;把剩余价值、剩余产品完全归功于活劳动,是劳动价值论研究上两个不同而具有内在联系的理论扭曲。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主要来源于物化劳动,因此,科学技术通过物化劳动创造剩余价值,从而充分发挥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功能和作用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何帆
    1998, 5(2): 25-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在建国之初几乎是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这种体制当年能给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令人瞩目的经济高速增长,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在大约1980年代之后又都遇到了种种经济难题,早年的那种经济增长势头忽然间难以为继?所有这些谜一样的问题,围绕着计划体制在人类历史上奇迹般的现身,它雄心勃勃的创新和不幸遇到的种种挫折,仍然留待人们的不断反思。这篇文章试图对这些问题做些尝试性的解释。本文所关心的问题包括:(1)计划体制在中国的起源;(2)计划体制和市场经济在时间进程中的不同绩效;(3)传统计划体制的衰落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郑英隆
    1998, 5(2): 3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的国民经济信息化应走出一条既有系统性又有重点,既有国情特色又兼容世界的中国式信息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具体要点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确立和处理好几重关系:一是战略制高点的确立及其内在联系,包括软件产业内各要素的网络关系,软件产业系统目标与各要素的功能要求的结合关系等;二是战略制高点与产业增长点(支撑点)的关系,也包括软件产业与硬件制造业的关系;三是产业增长点与基本点的关系,包括前沿产业的突进与基础产业的关系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沈立人
    1998, 5(2): 37-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正逐步冲破“苏联范式”的束缚,并在引进西方经济学的成果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西方经济学可供借鉴,整体上不能照抄搬、全盘西化;认为中国经济学要和世界接轨,就是融入西方经济学,是不可取的。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既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同时也要从中国国情出发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贾春新 王婷婷
    1998, 5(2): 4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从波普的有关学说出发,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整体主义改革与渐进工程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包容关系。波普对整体主义的诘难可被理论和经验证伪。现代西方经济学与历史决定论有许多相通之处。波普关于问题意识、制度问题和零点研究方法的论述,值得经济学者借鉴与反思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王长青
    1998, 5(2): 47-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市场过程”理论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中国与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经济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过程,分析和比较了两种方式的改革特点及成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曾在我国理论界有相当影响并作为一种解释改革过程的理论———“中国过渡经济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何炼成 郝云宏
    1998, 5(2): 52-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资本经营是以货币化的资产为对象所进行的组合与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引入资本经营机制,预示着我国将出现一场“经营关系”的革命:国有资本的出资者将从资产经营转为资本经营,而企业则从生产经营走向资本经营。本文提出,控制经营是国有资本经营的特殊内涵;宏观经营是国有资本经营的首要内容;微观经营则是其重要内容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傅红春
    1998, 5(2): 59-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股市既要加快发展,又要健康发展;既要速度,又要安全。为防范中国股市风险,本报告提出一个政策建议:实行“市盈率涨停制”。即市盈率超过一定值(如25倍),股票停止交易。第一步,设立“市盈率信号系统”;第二步,以1998年为“市盈率教育年”;第三步,新上市股票实行“市盈率涨停制”;第四步,全部上市股票实行“市盈率涨停制”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宫玉松
    1998, 5(2): 69-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股权结构设置和控股权归属是股份经济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其不同安排状况对企业治理结构、经营绩效及产权性质有决定性影响。目前我国股权结构不合理,国家控股比例过高、分布范围过广、股权过于集中,应通过国有股上市及其他方式降低国家持股比例,形成合理高效的股权结构,并对国家控股加以重新审视和安排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胡继之
    1998, 5(2): 74-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必要途径,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这一转变所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目前,应继续探索,从中国实际出发,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实现方式,把市场经济的灵魂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骆玉鼎
    1998, 5(2): 78-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新货币经济学”的学术思想、理论渊源和现实背景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文章认为:“新货币经济学”对金融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让人们重新对传统的理论进行反思并对货币本身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新货币经济学”对现实的货币政策也具有深远影响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林万祥
    1998, 5(2): 84-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衍生金融工具是当前金融工具创新的主要形式。衍生金融工具既能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并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也会使投资者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金融工具创新的形势下,必须对财务会计进行改革,以建立起一种新的会计预警系统,及时揭示和披露交易决策的相关信息,引导衍生金融工具的有效运作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宋则 袁永康
    1998, 5(2): 90-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多年形成的计划体制思维惯性,使得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步伐异常艰难;存在着以粮食为中心线索的诸多矛盾,国家为此承担着高昂的代价。现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既无法灵活适应丰年、欠年的供求变化,更难以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因而必须进行坚决彻底、稳妥有序的全面改革。本文提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调整粮食购销政策的基本思路和若干建议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王跃生
    1998, 5(2): 99-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当代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分析制度因素对形成中国农户行为方式的影响,探讨制度因素在农业环境生态问题中的作用,说明制度因素对于解决环境生态问题的意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张建民
    1998, 5(2): 105-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农业产业化战略需要完善与发展的角度,在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中持续发展战略的取向是“三化”(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齐动,并且阐述了实现“三化”齐动的联系机理与对策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盛仕斌
    1998, 5(2): 112-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明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日益扩大。原因何在?本文作者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其结果表明:投资增长速度和生产率进步速度的差距是导致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根本原因。并且进一步指出:投资增长速度的不同源于政策影响、投资主体的变化、资金的地区流动;生产率进步速度的不同源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因此,实现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出路在于增加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彭明朗
    1998, 5(2): 117-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李凤圣
    1998, 5(2): 12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