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诗白
    1999, 6(1): 4-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主义的主体财产权,是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实行的是传统的计划体制,其重大的制度缺陷,可以归结为:主·体·产·权·的·模·糊·和·缺·损·,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要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其中心环节是主体产权的构建。本文提出如下论题:建立拥有主体产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研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加快主体财产权构建和多元所有制结构的形成。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董辅
    1999, 6(1): 14-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国有企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为国有企业筹集资金“解困”,以及企业上市后国家继续控股。这不仅扭曲了证券市场的功能,而且也难以达到改革国有企业的目的,因而中国证市场应该在规范的基础上健康发展和完善。国有企业改组为上市公司不能只着眼于筹集资金,更应着力于企业体制的改革和经营管理的改善;应该减少国家控股的上市公司的比重,允许更多的非公有制企业改组上市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张道根
    1999, 6(1): 2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历20年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增长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态消失,中国步入相对过剩经济阶段,无疑是最醒目、最重大的变化,伴随着相对过剩经济阶段的到来,中国经济的背景与流程、体制与发展的主要矛盾,与短缺经济阶段相比已发生显著变化,发展战略与宏观政策面临一次大调整、新选择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王珏 余甫功
    1999, 6(1): 27-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至关重要。尽管近几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本文从资本市场的发展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中的基础地位出发,分析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以后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一些思路.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谷书堂
    1999, 6(1): 33-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社会主义产权理论的指导。《主体产权论》是一部新的产权经济学大纲,其理论创新对于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的主体产权结构和产权经济学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陈伯庚
    1999, 6(1): 38-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生产是为消费服务的,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买方市场形势下消费对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忽视消费是当前的主要倾向。消费需求不足的深层原因是,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的障碍,转型期的体制障碍,收入增长趋缓障碍和消费者心理引起的消费倾向下降的障碍。建议把消费政策调整为鼓励消费、引导消费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李京文
    1999, 6(1): 42-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指出,高技术是知识经济的基础;软科学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经济体制对知识经济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政治制度与知识经济存在高度相关性;知识经济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结构;知识经济对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罗丹 马山水
    1999, 6(1): 48-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经济的来临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由于人类对知识经济可能带来负面效应的认识不全面及不合理的知识应用行为等,都增大了经济系统的熵值。因此,应该说知识经济可能带来的危机也是空前的。这些危机表现为创新可能不能持续,结构性失业增加,违反伦理道德标准的经济行为的冲击力增大,世界两极分化可能进一步强化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李建勇
    1999, 6(1): 5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欧元作为一种能和美元相抗衡的世界性货币的诞生,必然引起世界金融体系大格局的变化。在欧元抗衡美元的过程中,将产生世界金融市场上的多极平衡。与此同时,它在短期和中期还将对世界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产生重大影响。欧元的问世也将对中国经济产生直接影响,许多方面的问题值得中国高度重视。作为国际金融史上的一大创举,欧元启动的牵涉面广,所以,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将无法回避地摆在欧元区各国和欧洲中央银行面前。这些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关系到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进程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宋立
    1999, 6(1): 58-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欧元所面临的问题从根本上看是欧元自身的特殊问题,而非货币或国际货币所面临的一般问题。从问题的性质来看,可分为技术性问题和利益性问题;从时间期限看,既有短期问题,也有长期问题。短期内既有技术问题,也有利益问题,长期中则主要是利益性问题。对于欧元的估计不必于过悲观,但也不能过于乐观,因为失败的可能性极小,但一举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大。欧元在未来国际货币格局中的地位将超过日元,但一般来说不会超过美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金晓斌
    1999, 6(1): 63-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欧元的启动,无论是对于欧盟还是对于世界其意义都是巨大的,它不仅带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大切换,也将推动政治格局的大变革。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历史创举,中国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何泽荣 石宁 何军 傅瑜
    1999, 6(1): 68-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投机资本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在20世纪90年代的三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际投机资本都起了引发危机的作用,但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国际投机资本的策略是宜疏不宜堵。就中国而言,应在增强经济实力和稳定人民币币值的基础上,营造吸引国际资本在中国生根的经济、政治环境,将投机资本转换为投资资本,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国际投机资本的破坏性影响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洪银兴
    1999, 6(1): 73-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重组的目标必须设定在降低市场竞争成本,使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走向合作。尤其在世界金融市场动荡的条件下,有必要研究企业重组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问题,从而有效地建立起风险防范机制 更多还原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任治君
    1999, 6(1): 78-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较快且更加有效解决目前国有企业改革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必须以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作为我国宏观就业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分别从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方面同时采取措施。为此,必须发挥农村劳动力储备库的巨大调节作用;农业劳动力市场和非农业劳动力市场要一起抓,增大投资力度;要将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就业机会增加的启动点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赵凌云
    1999, 6(1): 84-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在探索经济生活规律的时候,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用马克思的话说,“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正是通过这种“抽象力”,经济学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手段和工具。当代经济学已广泛使用数学工具,这有利于提高经济学的工作效率;但如果经济学数学化走过了头,也会使经济学失去社会科学的应有特征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杨天宇
    1999, 6(1): 90-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学的主流在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其主要表现有三种,即经济学论证方法数学化;经济学教学内容西方化;经济学学术活动市场化。笔者认为,在经济学中运用数学应以扎实的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为前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一样提供了理论市场经济的有用视角,二者均不应偏废;学术活动市场化则需要具备必要的市场规则和学术评审制度作为前提条件,否则将会损害经济学的健康发展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李炳鉴
    1999, 6(1): 95-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兴起于50年代的中国财政理论的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所形成的财政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财政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客观经济规律和财政规律的要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国家财政观。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理论中也难免存在着一些不足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郑备军
    1999, 6(1): 102-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征税与收费各有其存在的依据,简单地以税代费,在理论上是不合理的,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而税费分流治理则是规范收费的治本之策,为此,必须:(1)取消不合法不合理收费;(2)规范合理收费;(3)将部分收费转化为税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H·黑尔 S·托伯
    1999, 6(1): 108-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前计划经济国家可以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影响其发展差异的因素可归结为降低通货膨胀和解决企业高负债的方法。捷克和中国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使经济保持了正增长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何绍华
    1999, 6(1): 117-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必须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深化认识。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投向、外资来源,使之趋于合理,并注意发挥利用外资的微观和宏观效益,同时适时调整和完善利用外资政策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胡少维
    1999, 6(1): 121-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王力
    1999, 6(1): 123-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廖民生
    1999, 6(1): 124-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杨致恒 杨锦英
    1999, 6(1): 126-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