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陆满平
    2000, 2(4):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尽管不可否认国内外都存在通货紧缩 ,但现有的研究与认识还不足以否定通货膨胀。我们在面对通货紧缩这一新的经济敌人的同时 ,原来的经济敌人并未死亡 ;通货膨胀远未投降 ,它只是披上了新的更加危险的外衣。从全球的经济现实看 ,促使通货膨胀和价格上涨的结构性因素仍然存在 ,各国要保持低通货膨胀下的经济可持续增长 ,尚需艰难的努力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苏宁华
    2000, 2(4): 9-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认为 ,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方面起的只是诱导性作用 ,只有资本市场才是刺激内需的关键性因素 ,并针对目前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厉以宁
    2000, 2(4): 1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加入WTO以后 ,无论中长期还是近期 ,皆利大于弊。关键是企业要从产权界定、资产重组、产业升级及营销定位等方面 ,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 ,把握“入世”机遇 ,迎接挑战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曹正汉 罗必良
    2000, 2(4): 17-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 ,由于政府作为所有者只具有有限的行为能力 ,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 (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权 )逐渐从政府手中转移到企业的治理集团 ,并且大致按职位在治理集团内部进行配置 ,形成所谓职位产权 ;但企业的经营风险仍主要由政府 (或国家 )承担。为化解国家风险 ,在建立竞争性市场体系的同时 ,必须改革正在形成的这种产权制度 ,在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中引入有能力行使剩余控制权的财务资本所有者 ,通过这类所有者来约束经理的行为和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林民书
    2000, 2(4): 23-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同一是中小企业维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管理现代化 ,不能完全照搬现代企业制度 ,而是在保持原有管理模式下 ,对企业的管理手段和具体管理方法进行改革 ,使企业管理符合现代社会潮流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于金富
    2000, 2(4): 29-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公有制改革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公有制模式的战略转换 ,其目标模式是构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公有制模式 ,即以广大劳动者个人产权及其社会化联合为核心的“劳动者个人联合所有制”。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吴风云 赵静梅
    2000, 2(4): 34-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期权、期股具有整合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的功能 ,但在现实中 ,其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还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无论是从把对企业家的激励同企业资本增值紧密地、直接地联系起来的角度看 ,还是从企业家的职业化、市场化的趋势看 ,在我国采用期权、期股方式构建对企业经营者的新的激励机制 ,其改革方向都是正确的。但是 ,由于国有企业面临的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特殊矛盾 ,对企业经营业绩及其成因难以作出科学评估的现实困难 ,使得对企业经营者实施期权、期股激励还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 ,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周民良 祝丹涛 李秀芹
    2000, 2(4): 39-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除了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以外 ,还有提高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拉动市场需求的作用 ,因而也有提高效率的功用。在论述了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后 ,本文描述了西部大开发的重点 ,强调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同时 ,应积极推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思路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孙自铎
    2000, 2(4):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区间社会发展差距的缩小必须以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为前提 ,没有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就不可能有社会发展差距的缩小。在我国现阶段 ,试图在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前提下缩小地区间社会发展差距 ,这是不现实的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殷孟波
    2000, 2(4): 49-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金融支持西南经济发展的近期重点应放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以及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 ;从中长期看 ,应放在拓宽融资渠道 ,利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为西南经济发展造就一大批具有优良素质的劳动者等方面。为实现这些目标 ,应处理好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和金融分支机构与总行之间的关系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雷宏振
    2000, 2(4): 54-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飞雁模式是关于地区间经济传递和产业周期演变的一种理论 ,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重心必须定位在高科技产业、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以及“软资源”开发等方面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 磊
    2000, 2(4): 6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关于中国居民总体收入差别变动研究所走过的历程进行了简单的回顾 ,并对目前国内关于中国居民总体收入差别变动的各种理论观点、各种对差别现状的实际测算结果、差别变动发展趋势、差别变动状况的评价、差别加大的原因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汪立鑫
    2000, 2(4): 7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本经济变动背景出发 ,结合近年来的实证研究成果 ,对我国收入差别扩大之根源提出了系统解释 ,将之主要归结为体制转轨效应、结构转型效应及市场机制分化效应这三类因素 ;最后对当前及今后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制定提出了进一步的理论思考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宋圭武
    2000, 2(4): 7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知识体系的不均衡发展 ;普遍性的失业 ;新的分配不公 ;社会经济系统的更大不稳定性等。对此 ,国家应积极干预 ,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 ,以防患于未然。另外 ,知识经济将为知识社会并进而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提供了一系列准备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袁葵荪
    2000, 2(4): 81-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完全信息、经济人及资源稀缺性等假设并非是西方经济学的独立的基本前提 ,西方经济学真正的、更为基本的前提应该是“知识涌现速度不快”的假设。西方信息经济学由于不知道西方经济学真正的基本前提 ,也未弄清完全与不完全信息命题的性质 ,其全部努力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 ,本质上是要在保留新古典理论的基本前提条件下 ,推翻这一前提的逻辑推论 ,并强行嵌入与基本前提不相符的不完全信息命题。这在逻辑上是极其荒谬的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陈惠雄
    2000, 2(4): 87-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人的精神快乐需要。因而 ,在各国经济发展中 ,以GNP和许多其他经济变量来衡量经济发展只具有某些方面的比较与显示意义 ,并经常带有一定程度的片面性与对经济发展目标的偏离性。只有以人类自身的发展———人均寿命变化来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才是最全面的发展指标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李子奈
    2000, 2(4): 92-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展中小企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国家政策应该向中小企业倾斜。财政政策应该在中小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方面有所作为。中小企业将主要进入哪些产业 ?应该由市场来决定。这一过程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张道中
    2000, 2(4): 95-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与“转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经济学概念 ,本文重点研究了流动问题。流动是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和机制。因此 ,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中存在的农业人才流失问题 ,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和矛盾问题 ,只能通过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来解决。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张正河
    2000, 2(4): 99-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历史角度看 ,城市化的启动有一定的条件要求 ,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期 ,所要求的初始条件和动力不一样。本文通过对先行和后发国家城市化道路的比较 ,理出城市化过程中的基本联系 ,指出中国处于什么样的阶段 ,后发城市化国家的基本特点 ,那些因素是正向的 ,那些因素是负向的 ,进而提出一些可供操作的建议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明兴 罗俊伟
    2000, 2(4): 105-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伴随着投资总量的快速增长 ,一些国家的投资结构开始恶化 ,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下降。其中特别是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出现了价格泡沫 ,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泡沫现象的产生既有经济规律的内在原因 ,也有人为政策的外在原因 ,并且泡沫产生的机制不同 ,最终的经济影响也不同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靳 明
    2000, 2(4): 111-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业绩操纵行为与证监部门的市场监管之间构成一个动态博弈与均衡问题。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探讨业绩操纵行为在我国证券市场普遍存在的原因、危害 ,提出抑制业绩操纵行为、提高市场监管有效性的对策与建议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景乃权
    2000, 2(4): 116-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夏普教授运用资本定价模型 (CAPM )解释投资风险。该模型的特点是简洁、实用 ,在西方证券市场的技术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夏普教授关于网络股的定价问题 ,介绍该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 ,以期能对中国证券投资分析技术提供参考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郭熙保
    2000, 2(4): 121-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傅光明
    2000, 2(4): 123-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揭新华
    2000, 2(4): 123-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朱世宏
    2000, 2(4): 124-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贺金凌
    2000, 2(4): 126-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马 宇
    2000, 2(4): 127-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赵友宝
    2000, 2(4): 128-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