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郭继严 王永锡 刘家强
    2001, 5(4): 4-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未来 20年的就业战略面临的形势、目标及对策思路。就业形势 :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战略目标 :增加就业岗位 ,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 ,建立劳动力市场配置机制 ;战略对策 :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改善就业结构 ,提高就业容量 ,加速城市化进程 ,降低劳动力参与率 ,利用国际市场拓展就业空间。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董全瑞
    2001, 5(4): 1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进入小康社会以后在分配领域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是仅仅关注GNP的增加而放任收入差距愈拉愈大 ?还是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如果是后者 ,我们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 ?显然 ,我们对此研究的很少。现在存在的歧见是 :怎样理解共同富裕以及何时突出地抓共同富裕。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鞠荣华
    2001, 5(4): 19-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的特殊问题进行了分析 ,指出股东民主制度实质上是一种保证企业决策尽可能正确的“求真”的制度 ,国有股东和其他国有股东、非国有股东之间的冲突除了信息冲突的因素外 ,还有与企业经营绩效基本无关的利益冲突的问题。国有独资公司、几个国有股东组建的股份制公司、国有股东占支配地位的股份制公司难以起到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政企分开的作用 ,把希望股份制解决的问题视为股份制真正能够解决的问题 ,只能是事倍功半。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戴文标 任熹真
    2001, 5(4): 25-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认为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标准是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而我国国有企业与现代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形式有相当大的差别 ,因此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标准应是企业利润最大化与投资者投资收益最大化双重标准的统一。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殷醒民
    2001, 5(4): 3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制造业技术结构升级的轨迹表明 ,以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的高速增长为代表的结构变动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提高了经济增长的质量。未来 1 5年的制造业技术结构升级的主要方向是促进航空航天、电子和计算机集成制造工业的发展 ,最终使制造业竞争力集中在主要新兴技术产业上。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蔡志刚 陈承明
    2001, 5(4): 38-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的《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 ,从商品价值开始 ,到工资、利润、地租及历史观都得出对立的结论 ,因而演绎成不同的理论体系。但是 ,撇开《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在阶级立场、理论体系和论证方法上的区别 ,它们在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和促进生产力发展上 ,仍然具有内在统一性和外在互补性。因此 ,在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一方面要坚持《资本论》的指导地位 ,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另一方面又要借鉴和利用西方经济学中的合理成分 ,为改革实践拓宽道路。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巩建华
    2001, 5(4): 44-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两年来 ,围绕知识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已经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本文从知识与劳动、知识与资本的角度分析了知识商品的价值 ,并讨论了知识商品的价值构成和知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是非关系和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价值理论。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胡学勤
    2001, 5(4): 48-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年薪制的不断扩大实行 (金领和白领的劳动者适用于年薪制 ) ,要求必须在年薪制的决定理论上有新的发展。结合当前国际上对此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联系我国的实际 ,本文总结了经营者年薪制决定的八种理论 :人力资本价值论、经济租金论、企业家市场竞争论、激励论、风险论、效率报酬论、管理规模论、经营者特点论等。 更多还原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董藩
    2001, 5(4): 52-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2年以来经济增长减速是客观规律的反映 ,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如果顺应工业化进程规律 ,改变目前它在中国发生作用的条件 ,通过构建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实现内需、外需结合拓展 ,就有可能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要以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带为重心制定全新的发展战略 ,并做好相应的重点工作。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张衔 程民选
    2001, 5(4): 6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转移—分享”分析法考察东西部地区部门增长差异。结果显示 ,东部地区由于其部门高增长而拥有地区优势 ,在样本期获得了 582 3 1 9亿元的正向转移净额 ,而西部地区由于部门低增长而出现 2 684 95亿元的负向转移净额 ,这是造成东西部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建议 :加快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 ;以降低农业产出比重、提高农业产出效率为切入点 ,全面调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 ,提高西部地区部门增长率。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曹阳
    2001, 5(4): 67-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制度非均衡发展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众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区域政府作为执行正式制度规则的组织 ,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 ,但区域政府规模过大反而会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非正规制度可统称为“社会资本” ,它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潜移默化的深层影响。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陈孝兵
    2001, 5(4): 72-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代意义的发展理论 ,产生于二次世界大战后 ,直接起源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和全球发展问题。它以战后非殖民化运动中获得独立的新兴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问题为对象 ,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发展和社会改造 ,带动社会变迁 ,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因而 ,它所探讨的社会发展过程 ,并不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而是自觉设计和选择的过程 ,是人们自为地寻求发展的过程。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林义
    2001, 5(4): 79-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制度分析的理论及方法论内核在于从一个整体的、相互联系的、辨证发展及历史的视觉 ,研究经济制度的变迁及其与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因素的互动作用。经济制度及其运行轨迹并非孤立地存在 ,而是嵌入于复杂的社会关系、社会组织及文化环境之中。惟有在历史进程中 ,在总体分析和跨学科、跨文化研究的视野中 ,才能更好把握经济变迁的深层动因。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周铁训
    2001, 5(4): 86-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现中国城市化必须实施均衡城市化发展战略。使城市化在 2 0 4 5—2 0 50年达到 50 %是较为现实的 ,也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选择以大城市为依托 ,并利用大城市功能的集中与扩散效应发展中、小城市的模式。为此 ,首先要进行农村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张正河
    2001, 5(4): 94-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欧美国家的城市化过程是消灭农民的过程 ,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从总体上讲是完全彻底的 ,是不可逆的。中国的情况不大相同。由于特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农村生产要素的城市化聚集和转换是不完全的 ,在此 ,本文提出农村生产要素的准城市化概念 ,并分析不同的表现、形式及对城市化的双刃剑使用。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揭筱纹
    2001, 5(4): 101-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城镇化的主体是小城镇建设 ,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的关键是繁荣小城镇经济。小城镇经济的繁荣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经济增长、结构提升 ,以及城乡经济的互动。因此 ,小城镇建设与中小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 ,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促进小城镇经济繁荣的动力与内涵 ,小城镇建设又是中小企业发展的载体与基础。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扈文秀 席酉民
    2001, 5(4): 107-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对经济泡沫和泡沫经济界定的基础上 ,借助于IS—LM模型 ,分析了非理性经济泡沫对IS曲线、LM曲线、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的影响以及经济泡沫向泡沫经济的演变机理。作者认为 ,泡沫经济虽然不能脱离局部的经济泡沫而孤立地存在 ,但如果没有货币管理当局货币政策上的失误 ,泡沫经济是不大可能出现的。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陈广汉 李广众
    2001, 5(4): 113-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政府消费开支的增长在短期内对香港经济的增长作用不明显 ,但从长期来看 ,政府消费开支的上升将产生不利于香港经济增长的结果 ,而美国利率水平的变动则是影响香港长期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外生变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史娟娟
    2001, 5(4): 120-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郑备军 朱希伟
    2001, 5(4): 121-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唐绍新 张红风
    2001, 5(4): 12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申晓梅
    2001, 5(4): 124-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陈正虎
    2001, 5(4): 125-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张育明
    2001, 5(4): 127-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