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初玉岗
    2003, 6(5): 4-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工业化中前期的中国国情特征和历史任务,认为每个较大的区域都应以制造业作为自己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文章对一些地方曾经提出的“突破性发展第三产业”、“两通起飞”等战略思想进行了商榷,提出了特色制造业的战略思想,主张在产业选择、发展道路和目标定位等方面突出区域特色。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程永宏
    2003, 6(5): 1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外关于技术性失业的各种理论,确认技术进步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失业的观点,提出应通过对技术进步路径的选择和控制来解决中国的失业问题,而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劳动力市场政策。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李庚寅
    2003, 6(5): 2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文以“进入壁垒论”为研究中小企业行业分布的理论依据,运用“市场集中度法”、“企业数目法”、“企业规模比重法”,确定了我国各工业行业进入壁垒的程度,并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以此为据,对我国工业中小企业行业分布进行了实证分析,试图以大量的客观数据揭示我国中小企业的结构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些深层次矛盾。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何枫 陈荣 何林
    2003, 6(5): 29-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国内一些学者使用的我国资本存量估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估算方法,并运用此方法对1952—2001年的我国资本存量和固定资本存量进行了估算。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卢海元
    2003, 6(5): 36-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目前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建立农民养老金制度时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拥有丰富的潜在社会保障资源和传统组织资源。以“实物换保障”的方式激活这些潜在资源,可以克服农村生产力水平不高、农民货币缴费能力偏低、国家财力不足等缺陷,主要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志广
    2003, 6(5): 42-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建立“财政社会学”理论框架和运用财政社会学分析方法,对我国历史上长期以来的“三农”问题进行研究。作者认为,“三农”问题,包括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其根源在于我国国家集权型财政体制和农村、城市之间不当的权力资源配置格局,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彻底改变我国传统的财政体制,建立农村城市协调发展的工商基础型公共财政体制,实行民主财政。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郑景骥
    2003, 6(5): 5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产业化的本质特征就是贸工农一条龙经营;农业产业化的形式就是农、工、商三业的“经济联合”形式或“经济联系”形式;不应该把一切“经济合作”形式都视为农业产业化形式;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不同于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不能说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应该既抓农业产业化,又抓农业现代化。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家强 唐代盛 蒋华
    2003, 6(5): 56-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内涵和基本框架进行了重新思考,以武汉市洪山区的城乡一体化实践为例,系统分析了洪山的城乡一体化现实基础,认为洪山区具备发展科教产业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李义平
    2003, 6(5): 6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描述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轨迹,总结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一般意义的基础上,认为西部开发的关键在于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而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创建这种内生机制。论文还探讨了西部发展民营经济的初始条件和发展模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秦兴方
    2003, 1(5): 68-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是现代经济中的生产要素。从个人收入分配的角度分析,这些要素既可以抽象为劳动,也可以抽象为资本。从激发这些生产要素的活力、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研究目标出发,我们可以将这些生产要素抽象为人力资本,因而按人力资本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现机制。同时,适应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背景下劳动知识化、生产要素市场化和资本化的要求,按劳分配也必须发挥按人力资本机制的激励作用,以解决现实经济中复杂劳动力短缺的矛盾。因此,按人力资本分配在社会主义分配结构中具有耦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功能。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郝云宏
    2003, 4(5): 75-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学研究方法是经济学研究主体认识经济生活,进行科学思维,从事理论创造的方式。本文从时空相对的角度对最具一般性的唯物辩证的方法、行为分析的方法、判断分析的方法、推理分析的方法、比较分析的方法、模型分析的方法等进行特征分析,从中揭示经济学研究方法所内在的时空相对性。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谷书堂 杨文进
    2003, 6(5): 82-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是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否应划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不同的部分;其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是什么;是一般理论经济学还是国别经济学,本文对此进行了若干思考。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海生
    2003, 6(5): 87-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人”与“有限理性经济人”是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性的经济假设,在这两个假设中,人是“同质”的。然而“同质”的“经济人”假设是不符合现实的,因为现实中的人既是异质的又是同质的。在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异质性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催生了很多新理论。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林金忠
    2003, 6(5): 91-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斯所开创的现代企业理论因科斯本人的含混表述和自相矛盾为后来演变成为企业契约论开了方便之门。企业契约论的共同特征是,从泛化的交易概念出发,用契约分析的方法,试图将企业组织还原为一组契约,因而把企业的性质说成是“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科斯之后,张五常、詹森和梅克林等将企业契约论推到极端境地,企业因彻底“契约化”而“非组织化”了,这实际上否定了企业作为社会实体的存在本身。企业的本质规定性,应从要素集结之后的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以及在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和经济关系中去寻找。这些活动与关系,恰恰正是新古典经济学企业“黑匣子”里面所隐藏的内容。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陈孝兵
    2003, 6(5): 98-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其实质和意义在于: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以提高效率;依靠社会主义来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以实现公平。随着经济起飞在中国的实现,经济生活中那些非技术、非物质的要素向人们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峻。我们现在越来越清楚,一个合理的经济伦理系统,不仅是给经济活动以道德性的辩护或限制,而且是内在于经济生活、促成经济健康发展的要素之一。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傅允生
    2003, 6(5): 105-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工商业传统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文化资源,具有地域性、行业性与因袭性特征。工商业传统与区域经济发展正相关,它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本,而且对区域工业化进程及其路径选择起着诱致、维系与推动作用。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景乃权 陈新秀 叶庆祥 李绍杰
    2003, 6(5): 112-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证券市场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是近年来较为普遍的实证发现。对于这两种市场异角的解释,学术界并未统一。BSV模型和DHS模型是基于投资者不同的认知偏差,分别对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作了统一的行为解释,为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为我国证券理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章融 金雪军 马国旗
    2003, 6(5): 117-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两种显著的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解决问题的理论框架包括信息经济学中信号传递、委托代理激励和声誉模型三个理论。我们认为完善信息披露、设计最优的委托代理合同(特别要优化股权结构)和建立声誉机制是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豫川
    2003, 6(5): 123-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于金富
    2003, 6(5): 125-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俊霞
    2003, 4(5): 127-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蔡亦如 陈永新
    2003, 2(5): 128-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