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刁永祚
    2003, 5(6): 4-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高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小康社会的实现是通过生活质量的提高来完成的。生活质量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同时也体现了社会生活环境与个人主观评价的结合。改革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目前已经进入到追求生活质量的发展阶段。积极创造条件推进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任务。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汪海波
    2003, 5(6): 1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将现代分配制度归结为劳动力商品按其价值分配,货币资本和智力资本按其形成的利润分配;把形成这种分配制度的经济条件归结为劳动力商品化、货币和智力的资本化;提出要根本转变与现代分配制度不相适应的观念,特别是深化“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建立现代分配制度的首要条件。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徐明华 盛世豪 白小虎
    2003, 5(6): 2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乡二元结构同时并存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二元结构之间的差距会缩小,并且逐步向着一体化的一元结构转型。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二元结构不但没有弱化,反而有强化的趋势,而且产生了以城市农民工为第三元的三元社会结构,从而对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现在是到了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结构转型和城乡协调一体化的时候了。而要实现结构的转型,最有现实可能,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要通过实现国民待遇、降低城市化门槛等途径,首先解决第三元的结构转型问题。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彭代彦
    2003, 5(6): 2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民收入来源于农业收入、在城市部门的就业收入和农村非农产业就业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的可能途径是:通过财政支农发展农业、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本文认为,通过财政支农发展农业和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效果有限,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才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为此必须大刀阔斧地改革乡镇政府。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胡小平 尹志超
    2003, 5(6): 3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影响农产品竞争力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非价格因素,农产品市场价格主要受生产成本和流通费用的影响,非价格因素主要表现为产品差异。由于农产品自身的特性,其流通费用较一般产品更高。实证分析表明,农产品的流通费用在农产品的最终价格中占据较大比重。因此,流通费用是决定农产品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陈永志 杨继国
    2003, 5(6): 35-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价值总量之谜”即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无关;在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价值总量总是一个定量。但在现实统计中,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总是不断增加,似乎它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如果该命题成立,则国民生产总值却变成了一年社会生产财富的总和,但国民生产总值却是个量价值的加总!为解开这一“谜团”,有的学者提出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成正比的观点,可“正比说”也无法自圆其说。问题的症结出在我们对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范畴内涵认识不清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解不够全面、系统和辩证。如果认识到价值范畴是一个辩证发展的体系时,站在“国际价值”的角度看问题,所谓价值总量之“谜”就不复存在了。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丁任重 陈志舟 顾文军
    2003, 5(6): 43-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转型期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是否存在着类似于库兹涅茨“倒U假说”的演变趋势呢?本文分析得出的基本判断是:收入差距呈现总体扩大趋势,还看不到类似于“倒U假说”的演变趋势。本文对影响转型期收入差距的因素作了分类分析,通过对体制、发展、政策和开放四个方面影响因素的考察,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差距演变的原因和机制提供了一个解释框架。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曹正汉 罗必良
    2003, 5(6): 5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制度竞争的压力之下,一套低效率的制度之所以能长期生存下来,是由于存在一种制度变迁的机制,使得该社会能够获得足够的收入用于保护它所坚持的低效率制度。这种制度变迁的机制是:社会的领导集团收缩这套低效率制度的覆盖范围,同时在这套制度的外围引入较高效率的制度安排,以便为低效率制度的运行创造新的收入来源,此即所谓“核心制度收缩及边缘制度创新”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周新城
    2003, 5(6): 56-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由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公有制决定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与劳动创造价值无关。私有制决定按要素分配,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可能实行按劳分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不是指分配方式,而是属于分配方式的具体实现形式的问题。要正确对待剥削和两极分化现象。公平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历史范畴。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曹萍
    2003, 5(6): 65-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当代中国中心城市边缘圈域经济的历史演进、发展规律、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从经济学角度对经济转型初期、深入发展阶段和新经济条件下中心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现象进行分析,认为生产要素报酬率、商品市场价格、企业利润的地域空间差异变动、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与完善是诱致中心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现象的内在经济动因,提出应以稀缺性最强且最缺乏市场供求弹性的生产要素为核心,在中心城市与其边缘圈域之间优化配置资源,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景玉琴
    2003, 5(6): 73-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认为,我国可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现有的国际规则框架内构建起有效的产业保护体系。该体系应以法律手段为主,尽可能不动用行政手段。任何产业保护措施都不能代替竞争,在竞争中增强国内产业竞争力才是维护产业安全的根本出路。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殷凤
    2003, 5(6): 80-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制度经济学已经从简单介绍和模仿转入到独立思考和研究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前,中国制度经济学主要面临着借鉴和创新的挑战、基础理论研究和研究视角的挑战以及案例研究的挑战。今后,中国制度经济学应从扩大研究视角、引进演进博弈理论、量化制度要素、通过对话和合作促进制度理论的发展、推进制度经济学中国化进程,以及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研究等几个方向发展。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李华民
    2003, 5(6): 85-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资本投资行为指个人为获得社会资本而进行的时间、精力以及货币成本的支付,还有为不断确认与他人的社会关系所进行的持续努力。社会资本投资收益表现为:(1)宏观方面,促进制度创新与提高制度变迁效率;(2)微观层面,个人获得能力通过所参与网络动员稀缺资源,并因此带来非正式制度收益。社会资本投资对社会网络扩张、公民参与密度、组织结构稳定等具有路径依赖特征,并与教育投资具有统计的显著性。网络内的社会资本具有“自强”趋势。社会资本具有个人依附性,因此要发挥其宏观功用,就必须关注社会资本从个人到社区(集体)的聚合。聚合社会资本,则必须规避其负面效应。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袁星侯
    2003, 5(6): 93-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十年来,政府预算研究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研究的内容也在不断深化,但是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总体上还是支离破碎的。20世纪60年代至今,围绕着渐进主义,人们开始了有关政府预算理论与实践的不同探索。然而,尽管政府预算渐进主义的弊端已渐为人们所认知,但是完全抛弃渐进主义,创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却远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闵宗陶 权利霞
    2003, 1(6): 101-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学从对物的研究到对人、人的需求和欲望的研究,与其说是经济学回归人性,不如说是经济学对人类体验的关注和凸显。体验是有益于促发生命感动和经济效用的图景思维活动。凸显体验的经济使其生产、交换、消费等活动的生存与享用价值全面提升。在体验经济中,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呈现为体验与经济的互动,人性在个性化的意义上日趋丰满。体验是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体验能提升“经济人”的境界,体验有利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性提高,体验有益于经济创新。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马涛
    2003, 5(6): 107-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何伟
    2003, 5(6): 108-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郭飞
    2003, 5(6): 109-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张远秀
    2003, 5(6): 11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家新
    2003, 5(6): 113-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朝明 杨玉明
    2003, 5(6): 115-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李元华
    2003, 5(6): 117-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黄健英
    2003, 5(6): 119-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罗晓芹
    2003, 5(6): 121-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王锴
    2003, 5(6): 123-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