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涂文涛
    2004, 1(3): 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王裕国
    2004, 1(3): 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赵德武
    2004, 1(3): 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 灿
    2004, 1(3): 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赵国良
    2004, 1(3): 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曾康霖
    2004, 1(3): 9-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袁文平
    2004, 1(3): 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丁任重
    2004, 1(3): 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锡良
    2004, 1(3): 1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李萍
    2004, 1(3): 13-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高晋康
    2004, 1(3): 14-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罗 珉
    2004, 1(3): 1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赵磊
    2004, 1(3): 17-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姜作培
    2004, 1(3): 19-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繁荣。统筹城乡发展应坚持城乡关系平等统一,城乡优势相融互补,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城乡发展可持续,城乡发展以人为本。唯有这样,才能开创城乡联动,共赢共荣的新局面。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万明国 杨智敏
    2004, 1(3): 25-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保障制度建构应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中。为此,政府应立足于全民而不是个别或某些社会阶层的全局观念,始终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孙明泉
    2004, 1(3): 3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帮助人们把握战略机遇期的时代内涵,探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因应对策,《光明日报》2003年刊发了一篇题为《第六次产业革命是否已曙光初现》的专题访谈,著名经济学家张其佐博士*从新技术革命、产业变革及世界经济周期变动这一特定视角,就新世纪前20年可能带来的战略机遇进行了宏观论证。该文见报后立即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不少学者认为,张其佐博士提出的这一具有战略性、超前性的重大问题,理论上具有开拓性和原创性,对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我国跨越式发展有重要意义。为促进学术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推出了《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跨越式发展————第六次产业革命和产业发展问题的探讨》专栏,各界人士在相关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学术争鸣。《新华文摘》曾一次集中转载了该专题讨论中的四篇探讨文章。这里仅就《光明日报》目前已发表的部分文章作一简要综述。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白永秀 严汉平
    2004, 1(3): 37-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造成国有企业改革滞后的关键原因是对国有企业定位模糊不清以及没有抓住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国有企业应定位于只承担“特殊职能”,“特殊职能”的定位决定了国有企业不完全是企业,既具有企业的职能,还具有政府的职能,是通过企业的组织形式行使政府的部分职能。衡量国有企业绩效的标准不应是经济指标,而是看“特殊职能”的完成情况。国企改革的实质:一是对不承担特殊职能的国有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让它们从国有经济领域全部退出;二是对承担特殊职能的国有企业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让它们更好地承担“特殊职能”。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杨天宇
    2004, 1(3): 43-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政府、企业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高税率的逆向选择效应将抑制企业投资,从而抑制GDP增长,导致税基和税收总量下降,使税率与税收总量的关系呈现“拉弗曲线”的形状。文章利用我国的实证数据对高税率的逆向选择效应进行了验证,并得出减税具有刺激投资、促进GDP和税基增长的结论。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周文兴
    2004, 1(3): 48-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变动趋势提出了三个基本判断:第一、正常的总体收入分配不平等变化呈波浪式上升趋势。第二、1992年以后,伴随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高收入群体迅速崛起,不同收入人群组的收入水平呈非常明显的发散态势。第三、最低收入群体的收入阶段性徘徊不前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重要表现之一,相对于不断提高的货币化程度而言的收入水平过低,是影响需求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机会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机会公平也应当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机会公平也是生产力。辨证看待库兹列茨假说,处理好长期和短期关系,非常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邓大才
    2004, 1(3): 54-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长期看,农民增收有两个极限性约束条件:一是收入增长速度不能高于或者相当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二是农民收入增幅不能高于农村财富的增幅。但是农民收入又不能不维持大幅度的增长,否则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影响政治社会的稳定。要解决这对矛盾,必须通过农村内部挖潜,拓宽内源性增收空间;调整束缚增收的制度;寻找和扩大外源性增收渠道。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王朝全 李仁方
    2004, 1(3): 59-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认为,由于农村分配契约不完备和制度缺陷,基层政府鸠占了农村分配制度供给者之位,而中高层政府则沦为现存制度的修补者,其历次改革都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制度缺陷并提高分配契约的完备性,最终导致十多年来我国农民负担屡减不轻。因此,提高农村分配契约完备性,弥补制度缺陷,取消基层政府的制度供给资格,增强中高层政府和农民对基层政府的行为约束力,是税费改革取得最终成功的关键。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周振华
    2004, 1(3): 67-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信息化的产业融合条件下,传统企业组织结构已不适应高速变革的需要,必须在收集、贮存、处理和分配信息的方式上实行重大的变革,使网络型企业组织结构成为其微观组织基础。现实中的公司结构变化正朝着这一方向发展,并出现了一种交叉兼并和联合的独特方式。这种交叉兼并和联合的内生性,在于产业融合带来的公司业务交叉及企业组织边界的任意延展。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马永强 王跃光
    2004, 1(3): 72-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完全合约所产生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安排问题应该从签约前和签约后两个方面入手。签约前剩余权利的安排具有规范的性质,它往往会以效率为导向,主要影响因素有当事人的退出成本、个人主观判断、风险偏好以及监督难易程度等;签约之后的履约过程中,剩余权利的再安排更具有实证性质,主要取决于合约当事人的谈判力。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张明龙
    2004, 1(3): 77-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溢出效应表现为从外部对经济主体带来利益或损失。企业、家庭会产生溢出效应,公共经济也存在溢出效应。产业聚集提高了资本、财富和劳动力的运行密度,促使企业、家庭和公用事业走向集中,从而造成多方面的积极溢出效应,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知识和技术的溢出与共享。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陈奇斌
    2004, 1(3): 8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英国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卡尔多的宏观收入分配模型对“里昂惕夫之谜”给予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认为“里昂惕夫之谜”所批判的不是李嘉图的相对成本优势论,而是对该理论进行解释的“要素禀赋论”以及作为其理论基础的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周星 林清胜
    2004, 1(3): 85-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行为经济学以现实为基础构造理论,摆脱了传统理论以抽象的假设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的束缚,给经济学的研究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而实验经济学的实验方法为经济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复制性和可控程度,显示了它在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上的优势。本文探讨了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在经济理论上的创新.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曾康霖
    2004, 1(3): 91-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消费品物价指数测定货币价值的理论基础有局限性,货币价值必须是一个综合指数,要更加关注货币的相对价值。在货币成为一种商品、一种资产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是货币供给决定货币需求;流通中的货币需要分作若干部分,作用于不同的领域;货币多不多要从较长时期去考察,不能限于一年;金融机构按其功能划分为四种类型,从事金融投资活动的不具有“中介性质的,应当是金融经营机构;FIR要表达的是融资的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发展与金融资产市场价值相关度,可以说它是人们的信心指数;不能简单地用M2/GDP取代FIR,M2/GDP只能说明二者的协调发展程度,不能说明经济货币化程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赵春玲
    2004, 1(3): 99-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理性预期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中性命题的模型分析只注意到人们受过去经验和经济变化的影响,而忽略了现期方面的信息,尤其是没有考虑到政府的经济政策因素对于预期的影响。因此,该模型所得出的结论是货币政策无效。本文通过对理性预期学派在预期通货膨胀时所使用的信息从时限上作适当的调整,用现期的信息代替过去的信息,发现实际产出方程中包括货币政策参数,因而得出货币政策中性命题不成立的结论。本文结论支持“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规则。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金雪军 蔡健琦
    2004, 1(3): 103-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源于“经济人”假设的实质理性范式的批评和行为金融的兴起,导致金融市场研究中日益形成新的认知行为范式。金融市场研究范式呈现出二元化的状况的同时,两种范式在竞争中更多地表现出潜在的互补性,从而在研究中形成新的“理性”观。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洪银兴 张二震
    2004, 1(3): 11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臧旭恒
    2004, 1(3): 113-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张晋武
    2004, 1(3): 114-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谷峰
    2004, 1(3): 115-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丁小平
    2004, 1(3): 116-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樊小钢
    2004, 1(3): 117-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范省伟
    2004, 1(3): 119-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龚勤林
    2004, 1(3): 121-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杨逢春
    2004, 1(3): 123-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鄢杰
    2004, 1(3): 125-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唐旭辉 张维龙
    2004, 1(3): 127-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