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诗白
    2006, 6(1): 5-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快速进步是时代的特征,当代科技进步的特点是:高技术快速发展、不断创新的技术、众多领域技术并进、以当代科学新发现为基础的技术创新。近300年来西方国家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于形成了和依靠了市场经济中促进技术进步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和经济机制。面对世界科技创新的大潮,需要加强体制构建,完善经济机制,实现我国科学技术快速进步。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潘士远,林毅夫
    2006, 6(1): 1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未来的十几年,中国将面临严峻的总量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问题。总量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都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和长期增长。结构性失业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消除,从而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除了人口基数大之外,赶超战略是我国总量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最主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长期和短期的政策建议。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朱方明,邢振东,恩佳
    2006, 6(1): 19-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迄今为止,工业化在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日趋严重的灾难性后果。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破坏、城乡差别、战争、层出不穷的病毒和疾病,…这些灾难性后果正在全球范围内突现,且日益接近地球和人类社会可承受的极限。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众多的大国,中国正在进行的工业化决不能重复传统工业化的老路。新型工业化,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谐发展…,是必然之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郭镇方
    2006, 6(1): 27-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先分析了经济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以及经济和谐存在的客观性,为经济和谐问题确立探讨空间,继而从中国古代典籍和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结合的角度探讨了经济和谐的含义与层次,最后确定了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和谐的主要标志。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李萍 陈志舟 李华
    2006, 6(1): 33-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考察了我国城乡关系发展三阶段中效率与公平状况的变迁,分析了计划体制下的城市偏向战略与效率公平的双重损失、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城乡关系的调整,以及效率与公平的失衡等问题,探讨了在统筹城乡发展新阶段中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对策措施;提出要继续推进城乡市场化改革,实现城乡要素市场的统一、协调发展,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和农民转移支付的力度,逐步过渡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阶段等政策建议。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赫尔姆特·迈尔
    2006, 6(1): 38-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释了尚未人知的自然经济体系的思想及其假设,认为该体系对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活动,尤其是对人类自所谓工业革命以来急剧增加的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反作用。在深入观察、直觉感知、以及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投入-产出分析工具的基础上,不仅论证了该体系的存在及其特性,而且从自然经济体系角度,提出了如何应对诸如人口老龄化、人口拥挤、气候变化等人类社会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思考。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包先建
    2006, 6(1): 42-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历史中具体的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个体成长的历史,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中,抽象出商品生产者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三个阶级的行为逻辑。他对经济活动中的人按研究的进程进行两次抽象,强调对人的分析的真实性和现实性;他规定了抽象的前提与范围,强调抽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他将个人行为的分析融合在社会利益结构的分析之中,并从社会经济的内在机制说明人的行为道德问题。马克思对人的分析方法是经济人假设或其他假设所不能替代的科学方法。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刁伟涛
    2006, 6(1): 47-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危机在于其均衡范式的危机,而均衡范式又是其“半机制”——片面强调经济中的负反馈而忽略正反馈机制——的必然结果,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重视正反馈的作用,并赋予正、负反馈以同等的重要性从而构建一个更一般化的理论,在这个理论中,目前的主流经济学将成为一个特例。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郑风田 孙谨
    2006, 2(1): 54-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认为,目前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只考虑补偿和保障是不够的,失地农民长远生计的保障方面存在制度缺失。未来应该建立失地农民的可持续长远生存战略。建立完善的创业支持体系,全方位地促进和支持失地农民创业是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创业辅导、金融支持、创业机会、创业服务等几个方面详述了如何构建失地农民创业支持体系。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贺雪峰 罗兴佐
    2006, 6(1): 62-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农村改革以来,存在四种农田灌溉均衡:一是税费改革前,乡村组织以收取共同生产费的形式来组织农田灌溉的均衡;二是由村庄强人出面组织农户进行灌溉的均衡;三是既无乡村组织借重国家强制力,也无村庄强人借重私人暴力来抑制搭便车行为,从而形成的以微型水利灌溉为主的均衡;四是以村民小组或村为单位建立用水协会,组织农户灌溉的均衡。在当下中国,由于农民特殊的公正观,乡村组织退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领域后,农村很可能普遍出现第二或第三种均衡的糟糕局面。因此,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必须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形成国家与村庄之间合作与互补的供给机制。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王勇 付时鸣
    2006, 6(1): 70-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物期权”是在不确定性情况下做决策的一种分析工具,本文引入它来分析现有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的局限,并提出政策建议。从实物期权的角度可以使我们认识到,现有的农地产权制度对农民的保障仅仅是通过风险锁定机制来规避农业经营上的风险,而不是通过风险分散的办法来帮助农户转移风险,所以不是农民的一种社会保障。另外,由于农地产权缺乏流动,使得当前的土地资源配置低效。因此必须加强我国农地的产权流转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才能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并促进城市化的推进。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炜
    2006, 6(1): 77-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后我国的城市化获得了快速发展,城市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心和龙头,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城市化发展中表现出的八大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适当的策略进行规范。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汤在新
    2006, 6(1): 86-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经济范畴,而不是泛指政府对涉及全局经济问题的干预。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我国在进行宏观调控时还不得不暂时采取某些计划体制下的政策和手段,但是,要认清这些非市场运作的局限性和过渡性,更不能因此而修改宏观调控概念,如把宏观调控等同于政府干预,认为宏观调控应包括结构调整,应包括对企业或行业的“有保有压”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裴平 吴金鹏
    2006, 6(1): 93-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来,人民币同时面临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的双向压力。本文以“一价定律”为理论视角,分析了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表现及其危害,并从涉外经济政策层面探讨了内外价值偏离的深层原因,进而提出纠正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对策性建议。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赵连阁
    2006, 6(1): 100-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矿业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监督不足导致的矿产业生产安全低投入。本文研究表明:一定水平的政府监督是诱导矿业企业安全投入的必要条件。在政府监督者与当地政府合二为一的背景下,政府监督的目标为税收收入与监督投入和矿业企业安全事故补偿支出之差的最大化;政府监督和矿业企业安全投入之间存在正向强化关系,但出于对自身税收收入的考虑,导致政府对矿业安全投入的监督不足;政府监督的缺失使得矿工意外事故补偿在诱导矿业企业安全投入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监督不足的制度性根源在于监督者的败德行为、委托代理关系错位和监督者激励不足等。因此,如何摆脱政府监督和矿业企业安全投入低水平均衡是破解中国矿业生产事故多发难题的关键。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惠宁
    2006, 6(1): 108-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专业化分工产业的报酬递增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等经济学流派的以专业化分工理论为源泉的报酬递增思想对产业集群成长具有解释力。分工的深化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而企业为了减少交易成本,增加报酬递增,就越来越多地集聚在一个地区,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产业集群以其企业规模、降低成本、协作创新的功能,通过纵向专业化分工和横向经济协作,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费用,促进了分工的发展。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杜晶
    2006, 6(1): 115-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本质理论是企业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本文以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四个最具代表性的企业理论为研究线索,研究了各理论中直接或间接的对企业本质问题的相关论述,认为企业在本质上是一个兼具“生产”与“交易”双重本质属性的契约网络集合。虽然各时期企业理论对企业本质的理解呈现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的特征,但企业本质理论在企业理论的不断发展中得以演进并逐渐明晰化的过程,说明了统一性是更为重要的,这为我们在研究企业理论中超越各种理论流派的对立、寻找其间的综合与统一奠定了基础。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顾龙生
    2006, 6(1): 121-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蒋少龙
    2006, 6(1): 123-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张艳辉
    2006, 6(1): 125-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薛国琴
    2006, 6(1): 127-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陈颂东
    2006, 6(1): 128-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