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张建军 李国平
    2006, 6(5): 5-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工神经元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简称ANN)理论是一门非常活跃的边缘性交叉学科,对经济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ANN网络所具有的分布式存储、自组织、自适应、鲁棒性、容错性等独特的优良性质以及明显的算法优势决定了其在未来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将会愈来愈大。本文对ANN的特点、有效性及局限性结合经济学应用进行了分析,认为人工神经元网络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吕保军
    2006, 6(5): 1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越来越成为反主流学派批评的重点,固守经济人假设被认为是主流经济学在许多领域无能为力的原因。行为经济学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经济人进行了全面验证,发现经济活动中的人事实上具有“有限利己”、“有限理性”、“有限意志力”的特征,我们把行为经济学的这一系列发现概括为行为经济人假设,并且认为行为经济人为经济学开拓新视野、研究新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沈芳 白暴力
    2006, 6(5): 19-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企业的产生、企业的边界、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分配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进行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将企业看作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揭示了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并精辟地分析了隐藏在物的背后的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对立关系;新制度经济学采用逻辑实证的方法对企业进行分析,认为交易费用是决定企业产生及规模变化的重要因素,企业内部的控制和分配关系是由效率来决定的——这种将所有生产要素都看作是客观资源的分析方法,掩盖了利益分配的实质,从而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因素。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乔榛
    2006, 6(5): 26-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中国失业的研究已是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而寻求理论支持则是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检索就业理论的资料,可以发现最有代表性的就业理论是马克思就业理论和西方就业理论。因此,对这两种就业理论加以比较,理解它们形成的不同背景和分析路径,对比它们不同的内容体系,可以发现它们其实发掘的只是失业的一个方面,遵循的是失业发生、发展的一条路径。因此,在比较中更全面地理解失业,并且可以为研究我国的失业提供某些启示。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傅允生
    2006, 6(5): 33-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资源稀缺性出发,提出并运用资源配置力这一新的分析工具,对2003年以来中国所面临的经济增长、资源约束与区域经济变动状况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导致资源稀缺的结构性变迁与地域性转移,使地区资源配置力与经济竞争力发展相应变动。东部沿海能源与矿产等资源短缺地区备受资源约束递增的压力;中西部尤其是能源与矿产等资源富集地区资源配置力与经济竞争力明显递增,从而出现地区经济收敛趋势。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周海春
    2006, 6(5): 4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建立了一个经济增长方程并利用1987—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数据对“十一五”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作出了预测,将预算速度与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划的经济增长速度进行了比较,从中解读出“十一五”规划的经济增长速度的科学内涵。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王凤 雷小毓
    2006, 6(5): 46-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节约型社会内涵的深刻理解,不难看出,构建节约型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亦非单个力量可以完成。笔者从构成社会主体的角度入手,提出应由政府、企业、人民结成合力,通过节约型政府、节约型企业和节约型人民的体系来构建整个节约型社会,其中节约型政府应发挥表率和引导作用。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贺伯锋 梁少群
    2006, 6(5): 5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着严重的方式扭曲,错误的认知基础、政府的政绩追求,投资主体的非市场化、社会转型的艰巨性及居民平衡消费习惯等构成扭曲增长方式的压力要素。投资与出口拉动的增长方式导致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并显现出不可持续特征,却又具有路径依赖。要扭转这种危险的增长方式,根本出路在于寻求中国经济的自稳定增长。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李振国
    2006, 6(5): 58-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惠及农民的政策,改善了农民的状况。但农民的收入贫困、能力贫困、机会贫困、权利贫困及制度贫困并未消除。政府应加快制度改革,增加对农民的制度供给,在取消户籍制度基础上,建立城乡统一公平的教育、就业、报酬、保障、投资等制度体系,尽快恢复农民权利。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王晓林 沈建明
    2006, 6(5): 65-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恩格斯对“法德农民问题”的论述极富现代启示。个体经营的小农是市场竞争中的输家。市场倡导追求个人利益,人们却只能有组织地以“集体”即企业方式实现其追求。企业作为手段具有价值中性。营造适当的制度环境,让农民群众以中小企业形式组织起来闯市场,协助他们成为市场经济的自觉参与者,才能尽快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现代化。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侯立平
    2006, 6(5): 7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一种自治团体,合作社已有160余年的历史。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合作社始终并还将继续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合作社在中国的发展还面临各种障碍的约束。重温马克思有关合作社的论述,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合作社这种生产形式的优越性,从而更加主动地在经济建设中运用这一生产形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周端明
    2006, 6(5): 76-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使广大的中国农民直接暴露在现代市场经济风险下,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又使改革开放前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保障体制无法运转,这样,中国广大农民成为了现代市场经济中最没有保障的弱势群体。因此,建立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重大。中国农民社会保障体制迟迟没有建立的原因有二:其一,传统社会保障理念仅考虑到其工具价值,忽视了其目的价值;其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导致他们在社会利益分割过程中没有谈判地位。从建立农民社会保障体制的双重价值出发,建立保障农民生存权和基本发展权的农民扶持性社会保障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李燕琼 嘉蓉梅
    2006, 6(5): 84-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因土地被征用而成为失地农民。文章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1538个失地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揭示了当前我国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从土地制度、土地管理、征地补偿三个层面反思了我国土地制度与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与管理制度的思路。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吕炜
    2006, 6(5): 91-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制度,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演进而成熟,这反映了公共财政的特殊性。与其它经济制度下的财政一样,公共财政的主体始终是国家(政府),伴随政府职能的转变而调整,这反映了公共财政的一般性。仅从市场失灵的角度解释公共财政的职能与定位是不全面的。将现代公共财政定义为市场与政府妥协的产物,在“市场-财政-政府”三位一体的框架中考察现代公共财政的内涵,并将这种分析框架应用于转轨经济国家。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孙伊然
    2006, 6(5): 99-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市场化转型的连续性特征和这一过程中法治的缺失是造成收入差距悬殊的关键因素。由于不满足库兹涅茨假说的隐含前提,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这种收入差距不仅不可能像假说所预测的那样自行趋于收敛,反而会造成既无平等也无效率的恶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快法治化进程,推动法治建设,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之所在,也是深层次的匡正之道。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张文治
    2006, 6(5): 105-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宏观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之一般理论的剖析,提出:1.不能转化为最终消费的产出是无意义的,试图通过单一的产出分析来解释经济增长问题,本身就存在片面性;2.储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但储蓄率的高低并不是经济增长(即使是短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3.当经济处于生产相对富足的状态时,促使收入分配向消费倾斜的政府经济管理性政策对经济发展有更为直接、更为持久的影响。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彭璧玉
    2006, 6(5): 111-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组织生态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组织生态学从种内竞争、组织年龄、环境扰动、组织生存策略、种间竞争等5条线索出发,系统地研究了组织个体之间和组织种群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组织设立、组织成长和组织死亡等方面,组织生态学已构建了系统的分析框架。目前,组织生态学研究呈现出两个主要的发展方向:一是研究新型组织的生态学问题,如网络组织生态学和虚拟组织生态学等;二是将组织生态学原理应用到其他学科的研究之中,形成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和研究框架,如组织制度生态学、职业发展生态学和组织战略生态学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黄铁苗 徐廷波
    2006, 6(5): 118-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陈华
    2006, 6(5): 120-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谯 薇
    2006, 6(5): 123-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王洪
    2006, 6(5): 124-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沈 超
    2006, 6(5): 127-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