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逄锦聚
    2007, 5(1): 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拟在三个既定前提条件下论证三个命题。三个既定前提条件是: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产物;2.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3.今后中国的改革发展还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论证的三个命题是: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创新;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能够创新;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的基本方向是:坚持实践第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高雷
    2007, 5(1): 1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学界至今还没有对有限理性的成因找到一个公认的正确答案。通过实验,本文证明了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不是由于人脑计算能力的约束,也不是由于道德或社会规范的约束,而是因为受到其不愿尊重客体的自我主体意识的影响。本文还证实,自我主体意识是禀赋效应、现状偏爱现象、沉没成本谬误、占便宜悖论、Ellsberg悖论和分离效应等异常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柳洲
    2007, 5(1): 17-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符号的商品化进程不断加快,发达国家开始迈向以“符号”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为基础的后现代社会。后现代经济(广义符号经济)的活动主体不仅是“经济人”,更是卡西尔所说的“符号人”;企业生产不仅是为了创造物质产品,更是为了创造差异化的符号;通过交换和消费商品化的符号,人们实现文化与意义的交换和消费;创造符号的动力不再是简单的竞争,而是人类天生的好奇心和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符号创造冲动。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何德旭 饶明
    2007, 5(1): 25-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两缺口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分析了我国金融系统转化国内储蓄为投资的过程,发现由于金融系统对内资企业的融资支持效率低下和外汇市场的不完善,导致我国在企业层面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还存在着引进外资的微观基础。从金融角度解释了我国大量引进外资与两缺口不缺的矛盾。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杨文进 柳杨青
    2007, 5(1): 32-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是由厂商完成的,因此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就必须改变企业获得利润的方式:从收入方面讲,它要求建立在收入持续增长基础上的消费层次能够不断地演进,由此产生出对产业升级和结构转换的要求而促使企业创新;从投入方面看,要求各要素的相对短缺与价格上升,由此产生的成本压力和技术变革的巨大潜在利益迫使企业变革。在促使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时,应特别注意它可能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王建明
    2007, 5(1): 38-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不仅指生产环节的节约,即节约型生产行为,而且还包括消费环节的节约,即节约型消费行为。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城市居民的节约型消费行为(包括节约型购买行为和节约型使用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主要考察了节约型消费者与非节约型消费者在哪些因素上差异较大,并探讨能否用这些因素来预测居民的节约型消费行为倾向。最后,提出了公共政策创新的几点启示。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李立清 李明贤
    2007, 5(1): 45-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解决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量化问题为基本任务,概括了国内包括重庆市“简便实用型”、北京市房山区“新农村数字化模型”、江苏省兴化市戴南镇和南京市江宁区、湖南湘西自治州等地方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特征,总结了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科学评价、简便可行、系统性、可比性和导向性等六大基本原则。文章采用AHP方法,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五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包含50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运用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对策措施。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陈永志 黄丽萍
    2007, 5(1): 5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在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制度框架内土地产权制度的进一步变迁。本文分别考察了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然后在此基础上具体探讨了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路径选择。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肖赞军 柳思维
    2007, 5(1): 59-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调查表明,一直到市场化改革前,我国的农村都较好地继承了非正规劳动合作,但市场化改革的洗礼,使一直被历史认同的非正规劳动合作有退出历史舞台之势,一些市场方式正逐步替代非正规劳动合作。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从农业部门的贫困、道德力量的影响来解释非正规劳动合作的演进规律,而未能发现伦理道德背后行为抉择的力量。本文基于农民的经济理性,分析了其行为选择的力量,以及由这种力量主导的中国农村非正规劳动合作的演进规律及未来趋势,从另一种视角解释了调查结论。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曾康霖
    2007, 5(1): 67-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能以“守夜人”来佐证政府干预经济的不合理性;政府干预并非完全基于市场失灵;好政府干预与坏政府干预是不同的;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不能完全替代;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岂止是干预;当代,政府不仅是宏观经济的调控者,而且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国家竞争力的培育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者;要处理好市场配置资源与政府行为的关系。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许光伟 张威
    2007, 5(1): 74-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对科斯主义企业理论的批判,国内学者试图建构马克思企业理论,并沿四条线索展开:(1)理论批判及其深化,(2)通过理论回溯在原典中寻找理论依据,(3)以理论批判为指导的系统比较,(4)以理论批判为基本视阈和依托的尝试性理论建构。这一研究实质是把马克思的“两大伟大发现”具体统一于企业理论中,但不足之处是忽略了劳动价值论的应有的理论地位。因此,立足于广义体系,既有的批判视角的马克思企业理论需要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加以推进和进一步拓展。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张军 方红生
    2007, 5(1): 82-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Toda-Yamamoto长期因果检验程序和广义脉冲反应技术,本文首先研究了全社会实际固定资产投资与零售价格水平变动之间的长期因果及其冲击—动态反应关系,然后进一步考察了货币供给量M1和贸易依存度在促成上述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其研究结论为:(1)货币供给量M1是唯一的外生变量,其增长不是价格水平变动的直接因,而是通过全社会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间接地成为价格水平变动的因;(2)贸易依存度和全社会实际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存在双向因果联系,前者只能通过后者间接地成为价格水平变动的因;(3)中国对外开放既消化又强化了中国生产能力过剩,但消化胜于强化;(4)投资一个单位正向冲击在开始的2—4年左右导致相对温和的通货膨胀,但后五年左右将导致相对严重的通货紧缩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揭筱纹 宋宝莉
    2007, 5(1): 89-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元化一直是战略管理学界争论的问题之一。企业多元化扩张的失败案例使人们对多元化战略产生了质疑,“归核化运动的兴起,这种质疑甚至误解更加严重。21世纪,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将更加多变,专业化经营的风险不言而喻,当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不能驾驭专业化所带来的风险时,多元化成为必然选择。但是,只有基于核心能力的适度多元化发展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做到游刃有余,获得持久竞争优势。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陈伟光 肖晶
    2007, 5(1): 96-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2006年12月11日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的全面放开,中外资银行间的竞争会越发激烈。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考察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抗风险能力、安全性与稳健性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提出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相关对策。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陈栋生
    2007, 6(1): 103-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汪小勤 汪红梅
    2007, 6(1): 104-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源于多种因素,“人口红利”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当前,我国的人口红利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劳动人口比例和劳动力配置效率。但人口红利并非可持续。长期看,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劳动参与率将下降;短期看,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障碍依然存在,不利于劳动力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消除城乡劳动力流动障碍,是实现我国“人口红利”效应最大化的重要措施。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田发 周琛影
    2007, 5(1): 111-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层财政困难已影响到部分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层财政陷入困境的最直接根源是财政体制不规范,事权与财权高度不对称。解困的根本出路在于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财政体制创新。但财政体制变迁不能局限于边际微调,须考虑政府财政级次问题。本文提出推行“省管县”体制与撤消乡镇级政府两项改革,将政府层级由五级简化为三级,对应形成三级财政。并以这三级财政为架构,重新设计财政体制,合理配置政府间事权财权,以推动基层财政彻底解困。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何伟
    2007, 5(1): 118-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单东
    2007, 5(1): 121-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许成安
    2007, 5(1): 124-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