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唐昌黎
    2007, 5(2): 5-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活动有两类人参与:一是从事生产交换活动的人,是为私家人(经济人);二是为经济活动建立制度规则、维持秩序的人,是为公务人。古代和近代是一种小规模生产,制度规则长期固定,公务人的参与被遮蔽,只显示出私家人活动,由此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人假说。工业革命后,生产走向社会化,制度规则的变革加快,公务人与公务活动的作用增大。而在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制度凸显私家人,因而在西方经济学各种理论框架中,经济人假说是一大理论支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公务人与公务活动的作用更大,两类人假说更为适用,可为开创21世纪中国经济学提供一个理论支柱。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神玉飞
    2007, 5(2): 15-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理论界流行着关于马克思与熊彼特的“二分法悖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最终不能继续生存是因为其经济失败”,而熊彼特则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摧毁是因为其创新而取得的经济成功”。本文旨在通过比较马克思与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的思想后,探讨了这两位经济学家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的原因。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袁艺 茅宁
    2007, 5(2): 2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理性”是经济学的传统研究假设,却因背离现实而受到质疑。基于行为人稀缺的心理资源和系统固有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有限理性”正逐步取代“经济理性”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理性假设。不同的理性观点可以从决策的视角得到系统地解释和比较。并且,随着理性假设的演变,经济行为的决策标准也相应从单一静态最优向多元动态平衡转变。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柳平生
    2007, 5(2): 27-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试图总结西方马克思主义重新构建马克思经济正义原则的理论贡献。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所重构的经济正义原则是一种关注生产活动和劳动过程的正当性的正义理论,表现为“交易正义”、“产品(或收入)分配正义”、“生产资料的分配正义”、“生产正义”和“权利正义”等具体形式。指出这种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风格的正义理论与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正义理论的主流思想即罗尔斯正义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并评价了罗尔斯关于分配的正义论和“作为公平的正义”论。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喻卫斌
    2007, 5(2): 3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本质上是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体。而资源可以划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具有可交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而无形资源则是不易模仿和难于交易,但它却可通过网络组织形式实现资源在企业间的让渡、复制或传播,从而实现资源的跨组织流动。企业边界可以分为由有形资源决定的规模边界和无形资源决定的能力边界,由于资源的跨组织流动,从而使企业的规模边界和能力边界分离,并呈多样化的变化特征。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肖六亿 张卫东
    2007, 5(2): 37-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劳动力流动使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形成了一个伴随人才“渗漏”的“劳动换工业品”的物质能量循环。这个循环正在催生一个新的分工格局:东部地区演化为工业品的生产中心和经济中心,中西部地区转变为人才输出地、生产要素提供地和工业品的消费地。在市场力量作用下所形成的这种分工格局扩大了地区经济差距,因此,要缩小地区差距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周勇 林源源
    2007, 5(2): 45-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报效应”是能源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但在国内尚缺乏实证检验。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能源消费数据为样本,对这一命题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中国宏观经济层面上,“回报效应”在30—80%波动,而且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回报率要明显低于20世纪80年代。对此进一步分析后本文认为“回报效应”将呈现三种趋势:“回报效应”越来越低;更多地体现为“硬”技术进步方面;更多地体现在生活部门。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陈明立 谭远发
    2007, 6(2): 53-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口竞争力是一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本文首次在明确人口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与迁移以及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五大要素着手,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人口竞争力进行了客观评价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人口竞争力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相对性特征,同时揭示了其具有差异性和相对性特征的深层次机理。最后提出了促进各区域人口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陈明立 谭远发
    2007, 5(2): 53-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口竞争力是一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本文首次在明确人口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与迁移以及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五大要素着手,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人口竞争力进行了客观评价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人口竞争力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相对性特征,同时揭示了其具有差异性和相对性特征的深层次机理。最后提出了促进各区域人口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郑英隆
    2007, 5(2): 64-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民工作为当今中国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主体,其就业走向已成为分析、判断、预测中国产业与技术经济结构转型或变化的向标。从行为动因考察,农民工首先是一个追求比较利益的经济人,比较利益具有递阶性和选择性。农民工追求最大化收益只能追求他们所能发现、所能认知的比较收益,追求比较利益的过程同时是一个不断的比较利益信息发现过程,是一个对比较利益的认知过程,是一个知识进步的过程。为此,农民工比较收益上一个档次,也意味着其劳动信息与知识(技能)上一个档次,劳动者、企业、政府都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否则劳动技术档次难上,低端恶性竞争难免,国家的资本有机构成难以提升。这也是理解和分析农民工劳动比较收益差异的一个关键。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周立群 许清正
    2007, 5(2): 72-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两个“趋向”的论断,即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一论断在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得到了体现,这标志着我国“反哺”时代的开启。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探索,概括起来主要涉及以下问题:工业反哺农业的内涵,我国是否进入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主要约束条件,反哺的路径与方式,反哺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等。本文就此进行评述和探讨。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林皓 金祥荣
    2007, 5(2): 77-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方法,通过回顾性的研究考察医疗体制改革以来我国整个医院行业微观效率分数的改变,以及不同性质医院效率值与政府投入减少的相关性。本文研究发现:医疗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各类性质的医院效率都有下降的趋势。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与农村乡镇卫生院的医院效率值的下降与政府投入的减少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毛艳华
    2007, 5(2): 84-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全球化和新经济的背景下,区域创新系统已成为区域发展研究中一个广泛使用的分析框架,并为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经验性的依据。文章在分析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内涵、类型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然后对区域创新政策制定过程中有关区域边界的界定、区域创新系统内部机制的构建和组织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蒙爱军
    2007, 5(2): 91-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概念已经跨越了原来的物质财富层面,财富、制度、权力、荣誉、地位、能力、知识、符号、象征等等,都扭合在了一起,被赋予了经济的意义。这些被赋予了的经济意义的存在,其共同点就在于它们都是以利益为本质的对象性的存在;同时这种存在又必须放在人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来理解。这样我们才能对稀缺、最大化、效率以及选择性等问题有一个真切的理解。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程艳
    2007, 5(2): 97-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理论界关于流通产业组织结构的研究,一般是根据产业组织学理论从商品流通的市场关系对其进行契约分析,从流通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结构及关联对其展开“结构、行为、绩效”的框架分析,而没有对流通产业的投资制度安排予以高度的关注。本文认为,流通产业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其组织结构与治理结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围绕这一特点,本文在对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作出概要分析的基础上,对市场治理结构作用于组织结构及其对投资决策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对流通产业的组织结构与投资决策的市场关联作出了相关理解。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王玉珍
    2007, 5(2): 102-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引入行业特质性资源与行业租金概念,指出行业租金消散是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中内生产生的根本动因。在行业自律机制、准公共产品机制、俱乐部产品机制、集体行动机制和第三方实施机制的支持下,行业协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行业自律和行业提升;其中行业自律功能主要体现为对行业租金消散的制止,行业提升功能主要体现为使行业租金的增加。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庆林 廉凯
    2007, 5(2): 110-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FDI和外包是企业制定国际化战略中最重要的两种模式。本文通过建立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化模式的选择模型,利用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比较外包模式和FDI模式下单个企业的利润差异,并且通过建立寡头垄断下的博弈模型,分析竞争环境中企业的国际化模式选择。模型分析表明,产业特性、东道国的经济环境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影响企业选择FDI模式还是外包模式的重要因素。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赵国忻
    2007, 5(2): 116-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总结国外政府在中小企业政策支持方面的经验教训是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提升政策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美、英等国相关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发现:小企业的政策负担沉重,需要进一步改善政府职能和相关报告制度;放宽各种市场准入、改善管制重点和方式有利于小企业融资及其治理结构的完善;包括融资支持、税制改革、政府采购、研发资助和培训支持等在内的直接支持方式效果差异很大,具体取决于相关的政策机制设计;政策设计应以市场为导向,考虑小企业的性质和交易成本,重视政策执行、评估等环节。最后建议国内研究应加强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深化对政策作用机理、设计原理的系统研究,强化多种政策方案的比较和优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张悟
    2007, 5(2): 123-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吴航 窦尔翔
    2007, 5(2): 124-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沈小炜 蓝发钦
    2007, 5(2): 127-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