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体制改革
  • 体制改革
    《经济学家》编辑部
    2009, 9(1): 5-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庆祝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由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家》杂志社、新知研究院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暨《经济学家》创刊2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在开幕式上,吴树青、胡代光、卫兴华、张卓元、周叔莲、赵人伟、黄范章、徐维凡等专家学者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到会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及领导同志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新鲜经验,回顾了《经济学家》创刊20年来的发展历程及业绩,并对当前中国农村改革、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这是一次贯彻"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扩大改革成果,继续创新经济理论的盛会。现将部分专家的发言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 体制改革
    洪银兴
    2009, 9(1): 1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三农现代化,需要直接以农业、农民和农村为发展对象。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在农业中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其中最为突出的:一是科技要素,二是人力资本要素。鼓励现代生产要素投入农业的关键是提高农业投入收益率。城乡一体化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城镇城市化和村庄集中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克服城乡二元体制是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保证。农民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是农民不进城就市民化。其内容是农民享受平等的城市人的市民权利,城乡居民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平等,城乡生活方式的趋同,公共物品的享受权利平等。
  • 体制改革
    张素芳
    2009, 9(1): 19-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30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包括政府改革在内的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行政权力直接介入和支配经济活动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某些方面甚至得以强化,致使改革路径偏离了市场化方向,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走出理论误区,不失时机地主动推进民主化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当前和今后改革的攻坚战。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黄维健
    2009, 9(1):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主要是政府。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严重短缺,政府应该把公共资源的分配重点放在农村。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十分必要。"一事一议"的改革要遵循民主决策,筹补结合;直接受益,注重实效;规范管理,阳光操作三个基本原则和划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责任、明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两个重点。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嗣明
    2009, 9(1): 29-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解决中国"三农"这个老大难问题,"三分农民"将是可行路径。以江汉平原为例,这个路径的基本构想是:将一"分"农民离土脱农,加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成为彻底的城市人即非农人口;将一"分"农民从传统的大田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不依赖或少依赖于土地的高科技农业,进行高投入、高附加值即高产出的工厂化、科技化、集约化农业;将一"分"农民从事依赖于大面积土地的机械化、规模化、自动化、少人化的农业。同时,伴随着农村金融、科技、农产品流通等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最终实现农业人口的分流、农民数量的减少、农民收入的提高,即"三农"问题的解决。"三分农民"的新构想虽然是以江汉平原为例设计的,但这一新构想所指出的路径对湖北省以及全国其他地区,也可以因地制宜地加以推广。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宋德勇 许广月
    2009, 9(1): 36-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演化经济学的视角下,建设性地批判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试图建立一个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初步基准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新现代增长理论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理论经纬
  • 理论经纬
    蒋南平 黄珣
    2009, 3(1): 44-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代中国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引起理论界的众说纷纭。西方主流失业理论与马克思失业理论相比,后者对解读当代中国的失业问题具有根本性、基础性的现实指导意义。根据马克思失业理论,资本积累仍是当代中国失业问题的根源。然而发展中的中国,既要发挥资本积累的优越性,又要让失业者适当分享资本积累的成果,并尽快提高其素质和能力,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型劳动者,以此,才能解决当代中国的失业问题。
  • 发展战略研究
  • 发展战略研究
    李培
    2009, 9(1): 5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城乡人口迁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对中国人口迁移的特征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本文以推拉模型为理论依据,利用1992—2005年省级人口城乡迁移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中国人口城乡迁移的计量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农村人口城乡迁移存在倒U型关系。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城镇就业岗位的增加,农村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乡镇企业就业岗位的相对减少都明显促进了城乡人口的迁移,而实际迁移距离和"无形"迁移距离制约着城乡人口的迁移。本文认为,完善当前的农地制度以增加农民进城的启动资金,为迁移人口提供稳定和适宜的居住条件,是政府促进人口城乡迁移健康、有序推进的关键。
  • 发展战略研究
    邵军 管驰明
    2009, 9(1): 58-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我国工业部门的全要素能源使用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考察期内全部样本行业的能效均值基本维持在50%至60%水平之间,能效水平总体不高。能源使用效率存在着较为显著的行业间差异,采掘业能效水平均值要高于轻工业和重工业。总体能效水平以2002年为拐点,出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轨迹。采掘业能效水平在考察期内有所波动,但基本能够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重工业呈缓慢上升态势,而轻工业则在2002年以后出现了大幅下降。通过计算标准差,我们也未发现能效出现行业趋同。企业平均规模的扩大、市场竞争强度的降低、外资规模的增加对行业能效提高具有积极影响。 
  • 探索改革
  • 探索改革
    杨春方
    2009, 9(1): 66-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与影响社会责任水平的内外部因素,包括企业规模、经营年限、创新能力、出口强度、管理能力、财务绩效、产品竞争水平、政府干预、法制环境等因素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出口行为、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财务状况等因素对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水平有显著影响。
  • 资本市场
  • 资本市场
    许永斌 陈佳
    2009, 9(1): 77-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证券市场上发生过内幕信息操纵的案件为样本,并选取同时期同行业相似资产规模的没有或可能没有发生过内幕信息操纵的股票作为基准样本,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和均值差异检验,发现变量贝塔系数(BETA)和变量累积超常收益率(CAR)能有效地识别出内幕信息操纵的发生,并且变量BETA在识别能力上要优于变量CAR。通过Logistic和BP神经网络两个判别模型的对比分析,肯定了BP神经网络模型更优越的判别能力;同时还发现加入各自变量的交叉项后均能提高两个模型的判别率特别是对内幕信息操纵的正确判别率。 
  • 资本市场
    方先明 花旻
    2009, 9(1): 85-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国基准利率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十分重要,而中国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尚处于培育和发展阶段。本文根据基准利率的属性,借助因果关系检验与脉冲响应函数法,构建检验一种利率在货币市场运行中是否具有基础地位和稳定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理论分析框架,以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SHIBOR运行以来的经验数据,检验了SHIBOR作为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可能性。结果表明,SHI-BOR经过仅仅一年多的运行,初步成为货币市场利率变动的风向标,同时SHIBOR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初步具备作为金融产品定价的基础。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最后提出了尽快将SHIBOR培育成为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对策。
  • 书评
  • 书评
    胡乃武
    2009, 9(1): 93-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新观察
  • 新观察
    王俊豪 周小梅
    2009, 9(1): 95-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新观察
    黄岩
    2009, 9(1): 97-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新观察
    夏雅丽
    2009, 9(1): 99-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新观察
    蔡荣鑫
    2009, 9(1): 102-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