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沈民鸣
    2010, 4(5): 5-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确定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是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难点。大多数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都没有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商业资本可以购买高于自身资本数额的产业资本提供的产品。本文通过数学模型,分别讨论在一个商业资本为一个产业资本的周转起中介作用,一个商业资本为多个产业资本的周转起中介作用,考虑固定资本影响和商业经营中的损耗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的问题,并回答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的例子在什么条件下成立。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任洲鸿
    2010, 11(5): 13-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一种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是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进程的理论要求和时代要求。本文认为,应当以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精神,突破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唯(物质)生产资料所有制论"的理论思维,批判吸收现代西方人力资本理论蕴含着的劳动价值论思想并借鉴其诸多实证研究成果,以系统构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力资本化理论为基础实现对按劳分配的理论创新。
  • 体制改革
  • 体制改革
    丁任重
    2010, 4(5): 2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2003年以来,为了控制房地产的过热发展,中央政府密集地出台了许多措施与政策。然而,严峻的现实是房价的直线上升和全面上涨。越是实施宏观调控,房价越涨;出台的政策越多,房价上涨的速度越快;政府调控的决心越大,市场反弹的压力越大。这种逆向调控的矛盾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本文认为,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住宅需求旺盛、住房供给不足和政府政策的效应抵消。房地产有效调控的治本思路是,增加楼市的有效供给、完善住房发展模式、转变住房观念等。
  • 体制改革
    余壮雄 林建浩
    2010, 11(5): 3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局部均衡框架下探讨了住房基本价格的决定机制与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制。理论模型显示:住房基本价格取决于消费者的预期总收入、单位建筑成本、住房消费的相对重要性、贷款利率与开发商的市场势力等因素;成本不确定性、过度乐观与投机行为是房地产泡沫形成的两种基本形式,而政府的金融支持则会加剧泡沫的持续放大。利用我国1996—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表明,消费者的收入、建筑成本、贷款规模与开发商的市场势力都是房价持续上涨的驱动因素;其中,政府的金融支持可以解释房价上涨的6成。
  • 体制改革
    王 玮
    2010, 4(5): 39-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民主政治制度不完善、利益分化严重以及法治化程度低等是我国现阶段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面对的现实约束。多重约束条件不仅决定了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要解决的问题有多个方面,而且必然会遇到许多困境和阻力,它将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认清各种现实约束条件,对化解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行过程中的困境和顺利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 理论经纬
  • 理论经纬
    黄鑫 陶小马 覃朝勇 计春阳
    2010, 7(5): 46-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能效认证机制的基本框架及流程设计,运用博弈论构建第三方认证机构和监管者之间的有、无声誉机制下的合谋防范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具有激励与惩罚双向功能的声誉机制能减少合谋的收益,提高合谋交易成本,增加不合谋的收益,从而有效治理合谋行为。
  • 理论经纬
    陈飞翔 俞兆云 居励
    2010, 11(5): 54-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开放经济运行过程中要素配置锁定效应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1992—2006年期间在开放条件下资源重组过程中形成的工业结构偏差,定量检验锁定效应对工业结构偏差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国际贸易的扩展和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具有特殊的资源配置导向作用,一方面表现为开放条件下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持续地强化对初级要素资源的使用与积累,另一方面表现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仍然主要依赖于低层次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
  • 理论经纬
    王发明
    2010, 11(5): 6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域根植性是创意产业集群化的重要特征,文章从知识创新到制度因素,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的学习型区域、高度根植性的知识生产和创新以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引入来分析创意产业集群化地域根植性的理论演进。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和建立现存的和正在出现的创意产业集群、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以及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 资本市场
  • 资本市场
    郭 晔 赖章福
    2010, 11(5): 67-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运用1978—2007年东、中、西部的面板数据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否具有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结果显示:第一,财政政策具有产业结构调整效应,而货币政策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并不明显。第二,货币政策在对第一和第三产业的效应方面强于财政政策,而财政政策则在对第二产业的效应方面具有优势。第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三次产业的效应都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域效应。第四,在东部地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效应相差非常悬殊,而对第三产业的效应则集中在高位;在中部地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第二产业的效应集中在高位;在西部地区货币政策对第一产业的效应集中在高位,而财政政策对第一产业的效应则集中在低位。
  • 三农问题
  • 三农问题
    赵显洲
    2010, 2(5): 75-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中不存在剩余劳动力是"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判断标准;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表现为相对剩余;农业剩余劳动力存量是由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收入差距决定的,供给量是由劳动力转移后可能获得的净收入决定的,当劳动力的流动成本过高时,必然会出现一边过剩一边短缺的现象;由于巨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存量,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还远未到来。
  • 发展战略研究
  • 发展战略研究
    姜 莉
    2010, 11(5): 81-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源于以均质文化为暗含前提条件,以往经济增长理论对现实经济的指导作用显得模糊而难以把握。事实上,地域文化特征对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文化特征所表现出的较强空间差异,使得地域文化特征成为经济活动空间维度的重要向度,因此研究文化特征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理也就成为探寻经济增长本质的一条可行路径。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推演,地域文化向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不仅可以深刻揭示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也足以澄清区域经济增长非连续性的本质。
  • 发展战略研究
    杨 爽
    2010, 11(5): 88-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力资本适配性指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合适性"与"有效性",是衡量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结合中国经济增长实际情况,从产出适配、结构转换适配和制度变迁适配三个方面构建人力资本适配度指标体系,并利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计算人力资本适配度指数对中国人力资本总体水平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中国人力资本适配程度较低,地区间差异巨大,各项适配性表现存在交互影响。
  • 发展战略研究
    陈升 孟庆国
    2010, 11(5): 94-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汶川地震已近两周年了。受灾居民是否从地震灾害的冲击中恢复过来?影响受灾居民灾后恢复的决定因素如何?本文利用2010年1月在六个重灾县(市)收集的1000余户受灾家庭样本的问卷数据,对受灾居民灾后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6成的受灾居民经济状况已恢复到灾前水平;宏观社会资本(突出表现在信任上)对灾后恢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灾程度对灾后恢复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人力资本对灾后恢复的影响不显著;其他因素如常住地、民族等也对灾后恢复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新观察
  • 新观察
    周孟亮 文春晖
    2010, 3(5): 102-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