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马国旺
    2011, 12(4): 5-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研究中,借鉴当代西方异端经济学方法论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可能性在于,批判实在论以马克思为思想先驱,同时从异端经济学中提炼方法论合理内核,因此能够为我们借鉴异端经济学方法论提供新的视域。必要性在于,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中,异端经济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的合理内核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借鉴异端经济学方法论有助于彰显隐含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创新与发展经济学思想,增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实性。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袁志田 刘厚俊
    2011, 12(4): 14-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资本主义具有一种内生的创造性,同时又具有一种内生的“非创造性”,“创造性和非创造性悖论”根源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随着世界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矛盾的不断加深,资本主义需要寻求新的自我拯救之道。“创造性资本主义”试图同时利用人性中的“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创造性资本主义预示着资本主义终将创造性地消亡,它对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理论经纬
  • 理论经纬
    曹亚 陈浩
    2011, 12(4): 23-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将劳动力转移进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从中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两潮两荒”产生的内在联系及演进态势。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反复与要素配置失衡相伴,而要素估价偏误、供求市场扭曲是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此过程中,农村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变为总量相对过剩与局部区域、产业劳动供给不足相伴,且劳动力供求变动影响因素趋于复杂化。由此,文章建议将人力资本差异作为估价依据并剔除非市场干扰因素,构建要素配置预警机制以及政策的预先推出来实现要素合理配置。
  • 理论经纬
    沈宏亮
    2011, 12(4): 32-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的规制政府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崛起的。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使得关于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比较经济学和制度移植论对其崛起逻辑的解释都值得商榷。事实上,中国的规制政府是中央政府考虑不同利益集团约束和外部竞争压力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信念和认知能力,对原有治理制度进行边际改进的一个供给主导型过程。该过程的路径依赖特征既是引发规制失灵的根本原因,也为提高规制效率提供了改革思路。
  • 理论经纬
    董新龙 林金忠
    2011, 12(4): 4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献回顾表明,迄今为止关于外部性理论的研究都局限于静态分析,忽视了外部性动态传导问题。若由动态视角去分析外部性传导,则从中可以引出关于市场效率问题的极为重要的理论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序贯外部性的概念,并对其动态传导和链式反应机制进行了探讨,构建了单向序贯外部性传导的数学模型 并剖析了双向序贯外部性传导的机理。文章指出,在外部性实施主体存在失当行为或利他行为进行转移私人成本时,市场的准入成本标准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其中正序贯外部性降低了外部性受体的准入成本标准,而负序贯外部性则提升了该标准,在外部性实施主体与受体进行接触时,此准入成本标准的信息便按时间序列进行传递,外部性受体受此信息刺激后转移成本以使自我处于有利境地,从而造成序贯外部性的链式传导。最后,本文针对序贯外部性传导和政府规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经济领域中判断是采用经济自由主义原则还是采取国家干预主义原则,主要取决于其动因是诱导形成正序贯外部性还是阻止或预防发生负外部性的传导。
  • 体制改革
  • 体制改革
    陈飞翔 居励 林善波
    2011, 12(4): 47-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后进国家的产业升级与对外开放密切相关。初始的开放模式在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之后,会使后进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面临一些特殊的深层次矛盾,基于静态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往往直接造成经济结构转型的明显滞后。当前我国面临的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初始开放模式所带来的资源锁定效应,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初始开放模式从多个方面对产业结构升级构成严重制约。面对金融危机后阶段中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动,应当也必须要特别重视通过加快开放模式的转型来启动和支撑未来的产业结构升级,进而真正有效地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步伐。
  • 体制改革
    罗英 聂鹏
    2011, 12(4): 53-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很多国家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危机,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问题再次引发关注。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加速器”(BGG)的DSGE 模型,选取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采用Bayes 技术估计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来分析中国财政政策的动态经济效应。结果发现:政府支出对消费和投资产生挤入效应;税收增加对总产量和消费产生负效应,对投资产生正效应;政府支出的效应大于减税的效应。研究结果充分肯定了中国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的有效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继续实施。
  • 发展战略研究
  • 发展战略研究
    覃成林
    2011, 12(4): 63-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由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和治理机制构成。它们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关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机制既独立地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同时又通过相互联系而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合力。
  • 三农问题
  • 三农问题
    邓大松 刘远风
    2011, 12(4): 7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新农保制度全面的规范分析,阐明其价值基础和评估其事实依据,从而使新农保决策尽可能多地依赖事实依据。新农保制度在与其他相关制度衔接和协调中应遵循养老利益原则、行政简化原则、适应性原则、有效激励原则和城乡统筹原则,以新农保制度为基础,进行制度替代与制度整合。新农保制度建设应逐步增加财政支出责任、提高保障水平、扩展覆盖面,消除社会保障制度的碎片化,为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创造条件。

  • 资本市场
  • 资本市场
    陈志新 张忠根
    2011, 12(4): 78-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供应链网络治理与供应链金融深化的关系来看,供应链网络治理是供应链金融深化与发展的基础。因此,需要通过供应链网络关系治理来优化产业金融生态,而供应链网络功能的发挥则是供应链金融授信模式转变的基础。
  • 比较与借鉴
  • 比较与借鉴
    徐艳
    2011, 12(4): 82-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施加压力的过程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为美国政府迫使人民币升值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不仅用美国国内和国际学术界对克鲁格曼的观点进行了评析,更用克鲁格曼本人曾经阐述过的汇率观点对克鲁格曼进行了驳斥,同时,也从汇率的基本原理、汇率对国际贸易的作用和货币(纸币)的价值等方面发表了作者对克鲁格曼观点的不同看法。
  • 比较与借鉴
    刘凤义
    2011, 12(4): 86-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 世纪80 年代,伴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市场经济模式集体转向了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20 世纪90 年代,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瑞典模式几乎同时爆发了金融危机。美国模式对新自由主义政策进行了短暂调整后,又重蹈覆辙;日本模式则在新自由主义模式与日本模式之间摇摆不定,其结果导致日本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瑞典模式则在坚持自身模式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弱化了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迅速走出危机,走向持续发展。2007 年美国次贷危机标志着新自由主义模式的终结,可以预见,无论是美国模式、日本模式还是瑞典模式,都将在坚持自身模式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向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均衡发展的方向调整。从本质上看,无论哪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都无非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调节形式而已,它们都无法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带来的经济周期律。
  •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
    王增涛
    2011, 12(4): 96-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沿用Anderson 理论与框架的区别思路,根据企业国际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就企业国际化研究进行了分类与综述,然后在从变量和概念框架两个层面讨论企业国际化概念框架间联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企业国际化概念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