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理论经纬
  • 理论经纬
    徐 博 庞德良
    2014, 11(4): 5-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在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引入城市收缩的研究将为学者专家和政府规划部门提供一个崭新的观察视角。目前中国的城市发展是建立在增长模式下采取的顶层设计,这与德国等欧美国家收缩城市早期的城市发展主导范式一致。本文通过对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城市收缩现象的观察与研究,认为去工业化、全球化、郊区化等历史与现实问题最终将成为全球城市收缩形成机制的一般规律。虽然中国总体上不存在城市收缩问题,但是不同城市区域却仍然表现出典型的收缩现象。政府应以前瞻的视角预见城市增长与衰退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因势利导以强有力的经济政策和鲜活机制加强对中小城镇的规划发展与金融支持,科学协调规划的刚性和市场灵活性要求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边缘的无序发展与蔓延将成为中国城镇化建设与科学发展较为现实的选择。
  • 理论经纬
    张晓蓓 李子豪
    2014, 11(4): 14-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研究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重点探讨人力资本在经济趋同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地区经济表现为条件趋同而非绝对趋同,地区经济的最终走向取决于储蓄率、劳动力增长率和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储蓄率和劳动力增长的变动有利于缩小地区经济差异,而人力资本则是造成区域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贫穷地区的经济后发优势几乎可以完全被人力资本的落后所抵消。因此,落后地区只有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改善本地劳动力人口素质,才有可能赶超先进地区,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 体制改革
  • 体制改革
    张天华 付才辉
    2014, 11(4): 22-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取了"刘易斯+马克思+斯密"的视角,基于中国城乡分割制度变迁以及城乡移民与城市居民之间劳动分工关系的特征事实,提出理论假说:城乡移民对城乡收入的影响受到城乡制度分割程度的调节。来自1995—2008年中国21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量化了该理论假说:城市收入对城乡移民的弹性受到城乡分割显著的负向调节,农村收入对城乡移民的弹性受到城乡分割显著的正向调节。在低程度的城乡分割区间,城乡移民有利于城市收入而不利于农村收入;在高程度的城乡分割区间,城乡移民有利于农村收入而不利于城市收入;在城乡分割程度居中的区间,城乡移民既有利于城市收入又有利于农村收入。因此,户籍等城乡分割制度无法激励相容地自发破除,改革须依赖于利益中性的顶层设计。
  • 发展战略研究
  • 发展战略研究
    杨攻研 刘洪钟
    2014, 11(4): 3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细分债务类型的基础上,利用18个OECD国家1980—200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GMM方法分别考察了政府债务、企业债务和家庭债务对经济增长及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980—2009年期间,三种类型的债务均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抑制作用,私人债务(尤其是企业债务)的负向影响大于政府债务,但后者的影响随时间不断增强;同时经济增长越缓慢,债务的抑制作用越明显。从经济波动层面考察,政府与家庭债务对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企业债务是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并且波动幅度较大时,企业债务对波动的放大效应也随之增加。这对于认识当前全球经济的争论乃至我国的债务问题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发展战略研究
    王晓芳 于江波
    2014, 11(4): 4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碳排放驱动因素作用力强度进行动态分解,结果发现,时间维度上,经济效应、能源规模效应、人口效应和技术效应呈现不规则交替状态,驱动碳排放作用力排序和当年我国经济驱动产业趋同;在空间维度上,经济重心向西部方向转移过程中伴随碳排放同方向的移动,经济效应驱动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人口因素并没有向西转移的痕迹,尽管国家支持西部能源产业技术的提高,但技术因素对减排的作用依然在东部地区。最后,针对文中碳排放驱动因素主要是经济效应和能源规模效应的结论,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可实现经济增长和碳减排双赢目标的政策建议。
  • 三农问题
  • 三农问题
    汪险生 郭忠兴
    2014, 11(4): 4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资产主导型"与"关系主导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皆基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细分为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资产主导型"模式主要以"集中连片土地的经营权"作为抵押标的物;"关系主导型"模式则主要以"群体信用"为基础、辅以"分散土地的经营权"为抵押标的物。在"资产主导型"模式的初期,政府可通过做市制度或财政补贴政策,加快农地租赁市场发育、增强资产的变现能力。同时,发挥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信息优势、技术优势,有利于推动"关系主导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
  • 资本市场
  • 资本市场
    崔惠民 马涛 崔永
    2014, 11(4): 6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财政收支持续近30年的赤字状态,长期赤字如果不能以税收收入作为担保,政府必然最终会通过征收铸币税的方式来弥补,在政府的举债能力不受到任何限制情况下,极有可能会引起恶性通货膨胀。基于此,我们从政府跨期预算约束方程着手,建立一个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从理论上探讨我国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关计量检验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在当前政府融资体制安排下,我国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财政现象,财政政策在价格水平决定中发挥主导作用,货币政策处于从属地位。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治愈周期性的通货膨胀,就必须进行相应的财政政策调整、财政体制改革和货币体制改革,健全政府融资体制。
  • 资本市场
    刘 超 马玉洁
    2014, 11(4): 72-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影子银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金融系统的完善发展,影子银行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组成部分,在我国金融系统中的占比和发挥的作用也逐步增强。本文基于我国影子银行2002-2012年数据,建立VAR模型研究影子银行对金融发展和金融稳定的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影子银行系统对我国金融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其发展对金融稳定产生负向冲击。因此,要充分发挥影子银行对金融发展的积极作用,降低金融风险,就必须通过强化并表监管、实行差异化监管等建立全面的影子银行监管体系。
  • 资本市场
    张慕濒 孙亚琼
    2014, 11(4): 81-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当前中国出现的经济金融化趋势,使用2005年至2011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从企业资金来源和使用的角度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全行业相比,上市带来的金融资源供给缩小了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获得金融支持方面的差异,但金融资源错配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善,表现为:资金配置的利润导向不明确;国有上市公司预算软约束依然存在;实业金融化主要源于金融资源供给的增加而非企业经营利润的增长。这种经济金融化并不能改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还可能影响实体经济的金融环境。未来应打破银行作为间接金融媒介的垄断地位,加快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给民营企业更大发展空间。
  • 比较与借鉴
  • 比较与借鉴
    蒋海曦
    2014, 11(4): 91-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银行国际化的历史悠久,但中国的银行国际化进程却刚刚起步。从国外银行国际化的实际步伐和理论研究来看,银行国际化的过程必须经历几个阶段,并且具有多种实现的途径选择。此外,影响银行国际化的因素众多,抓住关键性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中外学者们对银行国际化的发展阶段及有关途径问题有一些研究,可谓众说纷纭。本文对这些理论进行比较及评析,以期用正确的认识来指导中国的银行改革。
  • 书评
  • 书评
    王志伟
    2014, 11(4): 98-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新观察
  • 新观察
    薛 晴 刘湘勤
    2014, 11(4): 100-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新观察
    陈 静
    2014, 11(4): 102-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