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于金富
    2015, 6(10): 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对生产方式的理论研究,他们不仅建立了生产方式一般的基本原理,而且具体分析了各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方式,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方式理论的科学范式。在传统体制下,人们机械照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生产方式理论的某些具体结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在当代中国,我们不仅要继承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生产方式经典理论的基本原理,而且应当根据中国国情与发展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生产方式理论的创新发展指导全面深化改革与深化变革的伟大实践。
  • 理论经纬
  • 理论经纬
    陈长江 高波
    2015, 6(10): 1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内生于工业化转型过程的工农产业二元性与外生于特定制度的城乡组织二元性交叉重叠,构成了中国特殊的“双重”二元经济。在制度性分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双重”二元经济呈现分离式转型路径,劳动力转移不会进行到两个部门边际生产率相等的一体化状态。因此,非农部门劳动力工资上涨并不意味着剩余劳动力转移结束,剩余劳动力的终结也并不意味着二元经济已经一体化。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城乡部门均已越过了转折点进入了新古典阶段,且非农部门先于农业部门出现转折,但并未进入一元化收敛的状态,两部门逐渐表现出制度性分割市场的一般特征。
  • 理论经纬
    郑小碧
    2015, 6(10): 19-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职业中间商在特定城市空间嵌入性生发与集聚的特征事实,本文重点关注模型化国际贸易模式演进对地区城市化的促进效应,揭示了前者对后者的作用机制及转换条件。研究发现,由专业化经济程度与交易效率充分改进带来的职业中间商空间集聚促进了国际贸易的中介化与嵌入化发展,由此推动了地区先后经历了前城市化、消极城市化和积极城市化三种发展模式。当专业化经济程度低于一定的临界水平时,地区将处于与自给自足结构相适应的前城市化发展阶段;当地区存在专业化经济且大于临界水平,如果贸易系统的交易效率小于临界值Zg*,那么职业中间商难以生发和集聚,地区将进入与直接型贸易模式相适应的“消极市化”发展阶段;当地区专业化经济程度大于一定的临界值,贸易系统的交易效率超过临界值Zg*且不断提高时,伴随着国际贸易模式从直接型演进为嵌入型,地区将进入“积极城市化”发展阶段。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华军 刘传明 杨骞
    2015, 6(10): 28-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将SO2作为环境污染的代理指标,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对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关系进行识别,并采用QAP 方法从环境规制的地区差异和地理近邻效应两个维度实证考察了环境污染空间溢出的来源。研究发现:(1)我国环境污染呈现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而且已经突破了地理上的近邻效应,呈现多线程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2)环境规制的地区差异和地理近邻效应对环境污染空间溢出均具有显著的正影响。从地理距离上看,地理距离在0—750 千米范围内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而超过这一范围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便不再显著。(3)环境规制地区差异、地理近邻效应可以解释环境污染空间溢出的18.1%,而不同的环境规制代理变量对环境污染空间溢出的影响存在差异。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了环境污染的跨地区协同治理思路。
  • 发展战略研究
  • 发展战略研究
    卢万青 李庆宇
    2015, 6(10): 36-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到2015 年我国外贸收支的异常变化,本文研究我国外贸顺差长期变化趋势以及何时出现拐点。国别比较研究表明,制造业国家外贸收支余额长期趋势拐点的共同决定因素是该国第二产业(或制造业)比重的改变和该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状况。把国别比较的结论运用到中国的研究表明,由于2012 年以来我国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以及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整体上并未取得成功,因此,未来若干年内中国的外贸顺差长期趋势将会缓慢上升或逐步下降,我国外贸顺差长期趋势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拐点。
  • 发展战略研究
    靳涛 陶新宇
    2015, 6(10): 45-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在经历30 多年的高速增长后,经济增长率趋于下降,很多学者都提到了中国“结构性减速”问题。那么,中国的结构性问题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呢?是不是所有发达国家都曾经历“结构性减速”这一门槛呢?本文借助国际比较,尝试从结构视角对中国经济减速的背后逻辑进行探讨。本文认为,中国经济的投资消费结构、外贸结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城乡收入结构都存在僵化和失衡等问题,而原来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这必定造成增长率下降问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经济结构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应从世界经济增长的共性中找出中国经济增长的个性,并努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摆脱结构性羁绊,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性增长。
  • 发展战略研究
    陆菁 刘毅群
    2015, 6(10): 52-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构建了一国的创新增长模型,模型刻画了知识外部性、竞争与创新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知识外溢通过降低创新进入门槛,鼓励创新竞争,增进知识积累,促进一国的创新增长。我们利用1996—2011 年间65 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据检验了本文的推论:在控制R&D 投入变量之后,来自国内外的知识溢出能够显著提升一国的TFP 增长率;在发达经济体中,知识溢出的竞争抑制效应较强,在发展中经济体中,知识溢出的竞争抑制效应较弱;较多的政府干预表明存在创新进入障碍,它可能来自政策性进入门槛或知识流动障碍,它降低了一国的TFP 增长率。本文提出增进知识流动、降低各种创新进入门槛的发展政策建议。
  • 体制改革
  • 体制改革
    郑万吉 叶阿忠
    2015, 6(10): 6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SSPVAR)及时空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冲击在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时空传导效应。结果发现:(1)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会抑制本省及周边省份的产业结构升级,虽然在短期内会促进本省经济增长,但长期内对整体区域经济增长都存在阻碍作用;(2)产业结构升级在短期内会加重城乡收入差距,长期则相反。产业结构升级对周边高结构地区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3)经济中心的拉动效应微弱但持久。经济增长虽然会加剧整个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但同时也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体制改革
    阳丹 夏晓兰
    2015, 6(10): 68-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手工收集国内纸上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新闻报道,研究了媒体报道对公司创新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媒体对公司的报道给管理者带来了强大的市场压力,诱发了管理者更注重公司短期业绩的短视行为,减少了对创新活动的投入;在进一步对上市公司的产权属性进行划分之后,本文发现,媒体报道对国有上市公司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更明显;然后,本文对比了不同市场化程度下媒体报道对公司创新活动的影响差异,发现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媒体报道对公司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更明显;最后,本文发现当公司的分析师关注度高时,媒体报道对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表明分析师能够甄别公司研发活动的价值,缓解了媒体报道的负面效应。本文的结论支持了市场压力假说,为全面认识媒体报道对中国上市公司创新活动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 体制改革
    闫春英 张佳睿
    2015, 6(10): 78-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伴随P2P 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网络借贷平台涉嫌诈骗、跑路、提现困难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甚至一些规模较大的成熟网络借贷平台也出现亿元规模的坏账。对其实行有效的风险管控,构建系统的风险控制体系是规范P2P 网络借贷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P2P 网络借贷平台在风险控制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由内而外进行构建和完善,P2P 网络借贷平台内部的风险控制主要从发展理念、技术研发、风控手段等方面着手;外部风险控制体系则包括监管体系和自律体系的完善,以保障其健康发展。
  • 三农问题
  • 三农问题
    林乐芬 王步天
    2015, 6(10): 84-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基于418 名县乡村三级管理者的问卷调查,对东海县试验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供给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东海县试验区政策环境良好,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运行初见成效。但由于试验区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市场范围较小、土地评估机制不健全、承包经营权证不随土地经营权流转、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运行基础尚待完善等原因,现行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在贷款办理程序简洁性、风险控制能力和贷款产品设计上还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 比较与借鉴
  • 比较与借鉴
    文雯 常嵘
    2015, 6(10): 92-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财富不平等的全球蔓延和持续恶化,使财富不平等问题的研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借助丰富的史料和长期的宏微观数据,发达国家在财富不平等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而国内对该问题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且同时面临着数据缺失和研究方法滞后的双重困境。本文着重从财富分布的测度、形成机制分析和政策效果评估三个方面,对国内外财富不平等的理论和政策研究进行归纳和比较,以期为我国财富不平等研究的发展和深化提供理论和方法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