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导航切换
经济学家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获奖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16年, 第10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6-10-05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理论经纬
体制改革
发展战略研究
资本市场
三农问题
比较与借鉴
全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Select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试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特征 ——兼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
陈 璋 唐兆涵
2016, 12(10): 5-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5年末以来, 中央多次提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种提法暗含着一个共识和假定, 即在此之前, 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主要偏重需求管理。 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 需求管理并不能解决长期中的经济增长问题。 然而一个事实却是, 我国在这样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下, 保持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 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长期以来, 我国在偏重需求的管理模式下, 供给方面却没有出现制约经济增长的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本文在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特征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及宏观经济管理的特征进行了研究, 进而从根源上剖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 认为其是我国未来长期中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此外, 本文还从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认为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研究必须坚持以中国历史和现实特征为基础, 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分析框架。
Select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中国经济 “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基于世界经济景气变动的经验分析
刘达禹 刘金全 赵婷婷
2016, 12(10): 13-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美国次贷危机过后,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迎来新一轮周期, 但其特征较以往大为不同, 具体表现为: 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后危机时期经济复苏缓慢, 经济收缩期延长, 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紧缩过程。 与此同时, 我国经济增速也于2012年后再次跌破8%, 标志着经济增速进入换档期。 基于此, 本文采用TVP-VAR模型, 从动态的角度研究了世界经济景气变动对我国实际产出增速的影响,并分析了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对熨平经济波动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 世界经济景气变动的影响仅具有短期效应, 它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与我国经济转型的相关性较弱, 而就政策调控有效性的角度而言, 采用广义货币熨平经济波动将会面临远期福利成本约束, 而积极的财政政策则是较为稳健的宏观调控手段。
理论经纬
Select
理论经纬
论污染物的负价值因素
金兴华 严金强
2016, 12(10): 22-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污染物是联合生产中的一个有害产品, 是引致环境污染的物质。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框架内, 对污染物负价值的现实形成过程进行了考察。 研究认为, 污染物负价值具有成本特性, 对污染物排放进行严格限制, 是确保污染物负价值能顺利生产和实现的前提条件; 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的协作有助于提高生产率, 并促进其部门化和污染物交易市场的形成; 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投入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的生活资料价值与生产资料价值相等; 单位污染物的负价值量是企业个别负价值量的一个加权平均。 本质上, 污染物负价值是有用品价值的对偶, 环境污染问题是经济发展不健康的一种表现形式。
Select
理论经纬
中国多层次房价泡沫测度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兼论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
郭文伟
2016, 12(10): 3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单位根右侧 ADF 泡沫检验方法(BSADF)对中国商品房(住宅、 办公楼、 商铺)在 2001 年至2015年期间的周期性泡沫进行检验, 然后全面分析各层次房价泡沫的核心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 在整个时期内, 住宅、 办公楼和商铺市场均出现多次周期性泡沫, 且泡沫程度分化明显; 住宅价格泡沫比办公楼和商铺的价格泡沫更为严重, 并主导了整个房地产市场泡沫走势; 控制广义货币增速和银行贷款规模增速、 降低通胀预期和人民币升值预期、 提高短期贷款利率等措施均能有效抑制我国各层次房价泡沫。 短期国际资本净流入仅对住宅价格泡沫产生促进作用, 对办公楼和商铺价格泡沫没有明显影响。 限购政策及大部分趋紧的调控政策均未能有效抑制房地产市场泡沫,但提高第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这一措施能有效抑制各层次房价泡沫
体制改革
Select
体制改革
我国贸易转型增长的结构性制约与对策 ——供给侧-需求侧协同发力的作用机制
王永龙 李书彦
2016, 12(10): 38-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贸易增速放缓和国际市场紧缩是当前我国贸易的基本格局。 我国贸易转型增长既面临供给侧结构性制约, 也面临需求侧结构性制约。 推进我国贸易可持续转型增长应着力构建供给侧-需求侧协同发力机制。 本文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 对我国贸易转型增长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发展战略研究
Select
发展战略研究
要素禀赋变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张永恒 郝寿义 杨兰桥
2016, 12(10): 46-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经济自从进入 “新常态” 以来, 大部分地区都面临着经济增长动力弱化及转换的问题。 用物理学中的变加速模型可以分析要素禀赋变化, 尤其是主导要素变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直观地认识这一关系, 还可以利用更具体的经济学函数形式对其进行模拟。 研究结果表明要素禀赋变化才是区域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 主导要素升级将会导致在原有经济基础上产生新一轮的聚集或再聚集, 并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 最后, 文章从初级要素转换和高级要素主导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Select
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品牌化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路径研究
顾雷雷
2016, 12(10): 53-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结合中国的社会、 经济、 文化背景, 对品牌化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做出了梳理, 总结出中国品牌化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路径, 即由古代的品牌萌芽到近代的 “品牌缺位”, 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品牌的飞速发展, 即由代表产品产地的品牌标识到代表产品质量的品牌承诺, 再到代表情感价值和关系价值的品牌个性和品牌关系。 结合国际研究前沿, 本研究认为中国品牌化研究需对反消费环境下的品牌回避问题的社会、 经济、 文化原因做出探讨, 以指导中国品牌化实践的发展。
资本市场
Select
资本市场
什么导致了金融危机后的我国 “货币迷失” 现象 ——国内原因分析与国际经验借鉴#br#
许祥云 施宇 邹彤彤
2016, 12(10): 6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8年金融危机后, 我国M2/GDP的大幅增加并未引发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 存在着 “货币迷失” 现象。 本文认为, 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供给过剩带来的竞争压力和输入型紧缩等是导致 “货币迷失” 现象的重要原因。 由于房地产资产泡沫等原因使得资金无法流入实体经济, 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扭曲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重要推手。 从全球来看, 日本、 美国等在实施货币宽松尤其是量化宽松政策后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货币迷失” 并不是中国孤例。 本文研究表明, 现实经济发展要求货币政策进行理论创新, 当前货币政策的实施不能只关注总量调控, 更需要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合理搭配税收、 国企改革、 金融监管等其他政策。
三农问题
Select
三农问题
农村地区因病致贫情况分析与思考---基于西部9省市1214个因病致贫户的调查数据#br#
汪辉平 王增涛 马鹏程
2016, 12(10): 7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西部9省市1214个因病致贫户的问卷调查数据, 对农村地区因病致贫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结果发现: 因病致贫是导致农村居民贫困的重要原因, 其中, 患慢性病比重最高, 危重病次之, 地方病和意外伤害比重较低。 因病丧失劳动力和自付医疗费用过高、 报销比例低是因病致贫的主要原因。 患者自付费用的解决途径主要来自于家庭积蓄和亲朋好友的借款, 还有少量的银行贷款以及上述多种途径的组合。 新农合医疗保险主要存在报销比例低、 报销范围小和报销程序复杂等问题, 政府救助政策也存在救助申请困难和政策宣传不到位等现象。 因此, 建议以因病致贫家庭政策受益最大化为切入点, 精准识别需要保障的贫困群众,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 探索和完善农村大病救助体系。
Select
三农问题
中国农村新型治理体系转型与村社一体化融合发展研究
王 进
2016, 12(10): 82-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发展缓慢、 村民自治异化、 农民大量外流, 以前的农村治理体系无法满足农民追求富裕和共享公共服务的需要, 应该构建农村新型治理体系以迎合未来发展的需要。 通过一年多时间对西北地区农村的深入调研, 我们认为当前完善农村治理体系的关键是加快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培养农村能人, 而提升组织发展动力的重点是: 将农村基层的政治力量与经济资本适度联合, 实现农民合作社与村两委高度融合或一体化, 这是未来农村治理的基本形态。 所以, 完善 “三化” 机制, 强化政府财政和政策支持, 构建合作社与村两委有效融合机制, 充分发挥组织、 能人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才能最终实现农村新型治理体系构建和善治的目标。
比较与借鉴
Select
比较与借鉴
经济学史可否脱离经济史 ——19 世纪美国经济学派 “失踪” 的启示 #br# #br#
沈 斐
2016, 12(10): 89-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 世纪美国经济的巨大发展得益于当时的美国经济理论, 但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史中, 美国学派却离奇地 “失踪” 了。 这与马克思的评价和非主流经济学史的记载形成了奇妙的对比。 考其原因,这既是由于相关经济主体和经济学主体的既得利益, 也是由于主流经济学那种总是试图排除矛盾的知性思维方式。 当代中国经济学的建构, 可以从19世纪美国经济学派的 “失踪” 得到诸多的启发。
Select
比较与借鉴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的升级演进
彭水军 袁凯华
2016, 12(10): 96-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受制于 “两头在外” 的嵌入弊端, 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一直颇受学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本文利用OECD-ICIO提供的投入产出数据库, 基于MRIO模型测算了中国加工贸易的要素含量及其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 通过不断提升国内服务含量, 1995—2011 年期间的出口利得实现了由 22%到42%的快速攀升; 并且这种价值攀升路径并非单纯的微笑曲线或哭泣曲线, 而是以制造为支撑、 以服务为动力, 逐步实现由哭泣曲线到微笑曲线的转型变迁。 不过受限于知识密集型服务嵌入不足,当前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可能陷入 “低端服务—低端制造” 的恶性循环。 因此, 未来价值攀升必须迈向链条上游并兼顾制造环节, 才能真正 “微笑” 于全球价值链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