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吴宣恭
    2017, 10(11): 5-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资本论》阐述的所有制理论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从以下十个主要方面去领会:(1)认识所有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关键。(2)从所有制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作用,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本质。(3)正确领会未来社会的预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4)学习所有制内部产权结构的系统剖析,探索公有制改革的途径和形式。(5)正确领会对股份公司的论述,看清资本主义私有制变迁的过渡形式。(6)了解所有制与商品交换的关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7)认清所有制对分配的决定作用,处理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关系。(8)领会关于经济规律产生基础的阐述,认识和自觉运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规律。(9)认识所有制与社会矛盾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10)将《资本论》的所有制理论作为分析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基础,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平成涛
    2017, 10(11): 14-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查审,构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重要一维。通过变革哲学基底和重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深入资本主义现实经济生活,完成了市民社会的解剖学,进而诊断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内在病理:以抽象的原子式个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方法论上的非历史主义;错认“物质”本身与其“社会形式”从而把特定社会历史的规定性赋予事物本身的自然属性;否定剥削与对抗而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永恒化。对这一诊断的理析,可以更为清晰地把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从而为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带来理论启示。
  • 理论经纬
  • 理论经纬
    夏小文
    2017, 10(11): 21-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比44 个样本国家的杠杆率和国内行业的杠杆率后发现,中国杠杆率具有如下特征,首先,近年来中国非金融部门总体杠杆率水平并不异常的高,但是上升速度加快。其次,非金融私人部门信贷缺口持续扩大。再次,微观杠杆率与宏观杠杆率的背离以及房地产部门杠杆率和工业企业部门杠杆率的背离。本文认为,中国杠杆率变动主要是工业企业部门被动去杠杆与房地产相关部门主动加杠杆相互叠加、整体资本回报率下降、部门间资本再配置和资本收入份额提高的结果。同时,具有软预算约束特征的地方融资平台信贷需求激增,也对宏观杠杆率上升起了很大推升作用。降杠杆需要宏观经济政策实行宽财政、紧信用、宽货币的组合;同时改进现有融资体制,优化企业融资结构;建立国有企业硬预算约束机制,提高其利率敏感性。
  • 理论经纬
    孙慧文
    2017, 10(11): 28-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理论上,产业转移通过数量增长效应机制和质量增长效应机制共同作用于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但基于双期DID 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2005—2012 年间,产业转出抑制了转出地的经济增长,但推动了转入地的经济增长,效应大小均与转移规模呈正比。2012 年之后,产业转出推动了转出地的经济增长,对转入地的正向推动作用却逐渐减弱,作用大小与转移规模均呈反比。而且,现阶段我国制造业跨区域转移的贡献更多表现为数量增长效应。统计学意义上,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究其原因,在于产业转移通过产业集聚、技术溢出、要素流动和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尚未发挥,我国制造业在东部地区集聚发展的空间格局并没有改变。而且,政府兜底式的产业转移成本分担机制导致产业转移的不可持续和无根性,不利于转入产业与当地产业的耦合发展。
  • 发展战略研究
  • 发展战略研究
    张磊 刘长庚
    2017, 10(11): 37-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我国服务消费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发展服务业新业态对于促消费、惠民生具有重大意义。发展服务业新业态不是由供给或需求某一方面决定的,而是促进服务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匹配的内在要求。作为一种供给创新,服务业新业态呈现出“互联网+”可加性、一二产业服务化、服务生产化(制造化)、服务业内部融合、专业化内生成长和空间形态集聚化等趋势特征。服务业新业态推动消费热点和亮点涌现,助推消费结构优化转型,促进消费方式和消费体验改善,这些升级表现可从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三个方面进行理论溯源和机制解释。以服务业新业态促进消费升级,要重点从匹配服务供给和需求结构、完善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市场监管和治理体系、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平衡发展等方面着手。
  • 发展战略研究
    张美慧
    2017, 10(11): 47-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经济形态应运而生。新经济时代下,传统国民经济核算记录生产和消费的方式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经济统计监测体系亟待建立。本文梳理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对新经济测度研究的发展脉络,归纳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欧盟对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与新经济测度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美国新经济指数的构建内容,将国际经验与中国新经济统计研究进行对比,总结出可供中国借鉴的经验。
  • 资本市场
  • 资本市场
    刘柏 张艾莲 郑继达
    2017, 10(11): 56-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17 年7 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了重要位置。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通常是国际资本流动,而货币政策对资本转移的有效应对机制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手段。因此,构建经济增长为门槛的资本转移影响路径模型,在相异经济区间刻画利率和汇率等货币政策措施对资本转移的不同调控作用。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汇率和利率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和作用完全不同。所以,对于资本转移的调控必须实施针对性措施以防范金融风险。不同阶段汇率的同向影响意味着汇率调控应遵循市场化规律和特质,我国应建立适应人民币汇率变动规律的有管理的离散汇率机制。而利率的相逆调控方向说明需要强调利率的导向性指导作用和水平的稳定性控制。
  • 资本市场
    赵敏 高露
    2017, 10(11): 64-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不可能三角”理论存在着理论缺陷。只有发行世界货币的中心国家可以在固定汇率、独立的货币政策、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选择并实现其中两个目标,外围国家即使舍弃其中一个目标也难以实现另外两个目标。依靠庞大的外汇储备和基于外汇储备的发行制度,人民币在某种程度上找到了“可能三角”的均衡点,但人民币国际化要求人民币必须摆脱对外汇储备的依赖,建立基于国家信用的人民币发行机制。“一带一路”的跨国合作既对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要求,也为此提供了现实的解决方案。
  • 体制改革
  • 体制改革
    王勇 冯骅
    2017, 10(11): 73-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平台经济监管的突出特征是存在两个监管主体,形成私人监管和公共监管并存的双重监管体系。本文针对平台经济这种双重监管体系进行探讨,比较了私人监管与公共监管在监管动机和监管手段上的区别,并结合平台经济的运行特征,认为在平台经济的双重监管体系中,应该以平台企业的私人监管为主,政府的公共监管为辅。
  • 体制改革
    刘波 李金昌
    2017, 10(11): 81-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采用乘数和结构化路径方法系统考察了非正规经济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路径。乘数分析发现,1992—2007 年非正规经济有效提升了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但因其对城镇低收入居民的乘数效应弱于高收入居民从而会拉大城镇居民收入差距,2007 年后,这种现象有所缓解。结构化路径分析显示,在非正规经济影响城镇居民收入的诸多路径中,经由非正规劳动力的路径是效果最明显,也是效率最高的;非正规经济与正规经济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推进非正规经济与正规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促进非正规经济提升城镇居民收入的关键。另外,非正规经济对城镇居民收入传导过程中,劳动要素发挥主导作用,资本要素作用相对有限。因此,政府应加大对非正规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完善非正规经济与正规经济之间的协调机制,拓展非正规劳动者获取资本报酬的途径,以充分发挥非正规经济在促进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过程中的作用。
  • 比较与借鉴
  • 比较与借鉴
    余珮
    2017, 10(11): 88-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出口增加值为统计口径,采用KPWW 算法定量分析了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其19 个制造业显性比价优势和嵌入全球价值链(GVC)位置及深度的影响,并对比了中美两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证实了再工业化战略对美国制造业总体显性比较优势、中间品显性比较优势,以及高技术产业嵌入GVC 的位置和深度的提升作用。与美国相比,虽然中国在大部分制造业嵌入GVC 的位置和参与程度均落后于美国,但在过去15 年,制造业的整体出口竞争力还是有所提高,在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能与美国竞争。
  • 比较与借鉴
    王永龙
    2017, 10(11): 97-1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制造业作为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直接承接者,事实上受到了发达国家“再制造业化”政策的影响,但由于制造业分工高度细化与深化,这种影响存在分行业的差异性。今后及较长时期内我国制造业仍将面临发达国家在技术、标准、规则、知识产权以及市场准入等方面设置的多重门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场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动向,借鉴发达国家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模式,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健全激励机制,积极推进结构性改革,实现由低端制造向先进制造转型,努力在技术前沿深入并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