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改革开放40年理论与实践
  • 改革开放40年理论与实践
    《经济学家》编辑部
    2018, 4(12): 5-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编者按:改革开放40 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不仅对于落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总结和提升改革开放40 年的丰富经验,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有利于形成系统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说,有利于为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此,《经济学家》编辑部特邀请了一批国内知名专家进行笔谈,现将部分成果发表如下,以期引起更加广泛地交流和探讨。
  • 改革开放40年理论与实践
    洪银兴
    2018, 4(12): 14-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40 年,改革开放每一次的重大进展都是政治经济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开道和推进的。根据40 年经济改革的逻辑,政治经济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所推动的改革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突破,明确了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进入新时代。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突破,推动了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并且明确了市场化改革方向。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突破,推动了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公有制的改革。第四,要素报酬理论的突破,推动了基本分配结构的改革。第五,经济运行理论的突破,推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的每一个重大突破都伴有相关理论的突破,是一系列重大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综合。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邵光学 王锡森
    2018, 4(12): 22-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的,这其中包括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自然观的批判和继承,对人类自然观历史演进的考察,对近代自然科学成果的借鉴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具体体现在: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制度体系为保障,以开放合作为条件。
  • 理论经纬
  • 理论经纬
    邓创 付蓉 徐曼
    2018, 4(12): 29-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先从“价格型”和“数量型”两个方面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行评估,并在运用平滑迁移回归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选用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货币政策独立性对货币政策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开放度和汇率稳定性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当货币政策独立性处于高区制时,两种类型的货币政策均能发挥出良好的逆风向调控效果,并且相比于“数量型”调控,“价格型”调控具有力度缓和、影响长久等优点。本文认为,未来在积极推进货币政策由“数量型”主导向“价格型”主导转型的同时,还应着力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充分发挥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促进作用。
  • 理论经纬
    肖利平
    2018, 4(12): 38-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2006—2016 年分省面板数据估计了“互联网+”对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效应。研究发现:(1)在样本期间,“互联网+”对装备制造业TFP 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互联网+”对TFP 的效应存在地区差异性,东部地区“互联网+”对TFP 的效应比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2)“互联网+”对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技术进步的效应并不明显,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属于技术效率驱动型而非技术进步驱动型。进一步将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发现技术效率的提升主要来自于“互联网+”的规模效应。本文的结论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尽管“互联网+”能够改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方面收效甚微,互联网行业必须扭转重商业模式轻技术创新的错误导向,传统行业等非互联网行业则应当将资源主要集中于产品和技术创新,不应该舍本逐末地盲目追逐“互联网+”概念。
  • 发展战略研究
  • 发展战略研究
    毛艳华
    2018, 4(12): 47-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自贸试验区是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五年来,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在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制度、事中事后监管和法治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搭建了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框架,营造了优良的营商环境,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要创新成果,充分发挥了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试验田作用。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实行高水平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当前国内外经济贸易形势出现重大变化的大背景下,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应主动顺应全球经济治理新趋势新格局,主动对接国际投资贸易新规则新要求,主动塑造我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新优势等各项开放试验任务,在现有部分自贸试验区开放条件优越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自由贸易港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要突出对“自由化”的探索,高质量推进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 发展战略研究
    丁守海 丁洋 吴迪
    2018, 4(12): 57-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试图考察新时期我国就业矛盾焦点的转变。多种信息表明,当前劳动供给正在不断收缩,劳动需求却在持续扩张,二者交织使就业的数量型矛盾有所减弱,质量型矛盾则上升为主要矛盾,并典型地表现在低劳动生产率、低工资、高劳动强度、职业病危害等方面。低质量就业会严重削弱劳动者的就业幸福感。未来就业政策要更加关注如何提高就业质量,构建以提高劳动者高质量就业能力为核心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
  • 体制改革
  • 体制改革
    白晔 黄涛 鲜龙
    2018, 4(12): 64-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我国在区域发展协调上存在一定的低效、甚至无效问题,突出表现为区域间“合作悖论”。地方政府既是推动区域合作的关键力量,其本位主义又是阻碍区域合作深化的主要因素。区域发展缺乏有效协调的一个关键在于良性合作环境缺失。因此,建立良性合作环境对于破解“合作悖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 三农问题
  • 三农问题
    杨东群 王克军 蒋和平
    2018, 4(12): 71-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多个省份的粮食生产和储备情况调研,对粮食减产影响我国粮食安全进行了系统地分析。认为今年夏粮减产虽受天气因素突发的影响,但也是多种因素叠加产生的必然结果,包括有效粮田面积与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种粮劳动力短缺,种粮成本上升和种粮利润降低,以及基层农业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从宏观层面看,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挑战。为此作者提出了新时代应树立新的国家粮食生产安全观、从“以主攻粮食产量为重”的导向转变为“以保证粮食有效供给为重”的导向,以及保障粮食安全三个重点。最后,提出了新时代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贯彻落实粮食提质保量增效的政策建议。
  • 三农问题
    王小叶
    2018, 4(12): 81-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河南省580 个小麦种植户调查数据,在多项Order Logit 模型回归后,利用回归后估计(post-estimation)方法得出边际效应和预测概率探究农户土地规模决策行为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逐利动机不是农户规模决策的唯一目标,子女继承长期目标是农户规模决策的另一重要内在驱动因素;农户盈利目标是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而非寻求政府补贴;资金缺口制约农户规模扩张决策行为,现有面积对大规模农户继续扩大规模决策的负向牵制作用显著;小规模农户扩大面积的预测概率较大,大规模农户扩大面积的预测概率较小、缩小面积等其它决策概率较大。因此,农户土地规模决策行为并未偏离寻求规模收益的初始行为逻辑,也不存在风险(债务)偏好的盲目性,大规模农户在现有面积等负向牵制作用下不追求“以大为美”的决策逻辑。
  • 比较与借鉴
  • 比较与借鉴
    董琴
    2018, 4(12): 91-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发达经济体“逆全球化”思潮泛滥且不断演化,中美经贸摩擦日趋激烈,特朗普全球“零关税”政策逐渐浮出水面。中美经贸摩擦及特朗普全球“零关税”政策看似冲突,实则是“美国优先”的真正体现,意为打击新兴经济体尤其中国经济及其产业发展,重新形成以美国为核心的国际经贸新秩序,是“逆全球化”的新表现,对国际经贸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长期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是“逆全球化”不断发展下中国的正确选择,中国需要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整体规划、加强区域合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等方面做出新设计。
  • 书评
  • 书评
    洪银兴
    2018, 4(12): 99-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总目录
  • 总目录
    2018, 4(12): 101-1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