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
    陆立军 王祖强
    2018, 12(5): 5-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新成果,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体系,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境界。它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综合基础,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基本目标;在经济理论上独树一帜,具有雄伟的中国气魄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总纲领。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艾德洲
    2018, 12(5): 12-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试点和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重要支点。上海自由贸易港计划实施已近一年,但自由贸易港的监管问题还存在诸多争议,未正式获批。归根结底是海关红线管理体制机制和现行的自贸区监管架构存在政府监管层面的行政边界冲突。为此,行政体制机制改革有必要前置,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中国自由贸易港下行政边界冲突问题,结合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现行法治和机构设置框架下自由贸易港的最优实现路径及四点对策建议。
  • 理论经纬
  • 理论经纬
    刘津含 陈建
    2018, 12(5): 17-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系统梳理了数字货币的发展过程,电子支付的便利、密码技术的发展使数字货币大量涌现。从货币学派基本理论:货币本质论、货币数量论、购买力平价理论三方面来探讨数字货币与各国主权货币、黄金货币的差异,发现数字货币独特的比较优势,因此判断未来法定数字货币会以主权货币的补充货币、替代现有主权货币、成为国际本位三步走的方式最终成为新的国际本位。在数字货币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行繁荣发展的同时,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需要相关领域的重点关注。
  • 理论经纬
    原毅军 郭然
    2018, 12(5): 23-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产业集聚的技术外部性为切入点,根据2008—2015 年省级面板数据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产业集聚两个方面检验产业集聚影响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显著促进技术创新,而制造业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呈倒“U”型关系,且我国绝大部分省份位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本文进一步将全国样本分为东部、中部、西部省份,检验了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地域差异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行业异质性。其中,东部省份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显著,而中西部省份低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中西部省份制造业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表现为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东部省份则表现为抑制作用。这表明,东部省份制造业产业因过度集聚而产生了技术负外部性。
  • 发展战略研究
  • 发展战略研究
    覃毅
    2018, 12(5): 32-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我国工业发展正处在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型的关键期,基于研发设计和渠道创新的品牌战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消费品工业表现出向全球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升级的趋势。我国品牌主导型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可行路径是:加快关键性前沿技术研发,推动技术进步;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推动模式创新,促进渠道转型;延长产品链以提高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实现价值增值向中高端延伸。
  • 发展战略研究
    周彬 周彩
    2018, 12(5): 39-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财政和房地产业的繁荣会吸引原本应当投入工业制造业的资源要素,尤其是会损害企业的融资环境。这样工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从而峰值提前到来,土地财政就会有去工业化效应。土地财政表面上看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房地产业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因为提前去工业化损害了干中学的人力资本积累,损害了市场自发的匹配和集聚效应,缩短了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育的阶段,也使得供需结构提前发生变化。尽管有初期较高的经济增速,但是长期内损害了经济增长潜力。我们使用地级以上城市数据验证了这些假说,证明了土地财政具有提前去工业化的效果,从而损害了长期的经济增长。
  • 资本市场
  • 资本市场
    昌忠泽 曹沁
    2018, 12(5): 50-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银行理财产品对金融稳定的主要影响渠道。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实证分析了银行理财产品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表明:(1)银行理财产品主要通过利率、汇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以及传统金融机构渠道,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影响;(2)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和规模对信贷规模都具有显著影响,但理财产品规模对信贷规模作用力度更大,且呈正向相关性。而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主要通过资金成本影响信贷规模,影响相对较小,且方向不确定;(3)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和规模对房价均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对房价影响较大,且作用相对持久。论文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金融稳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 资本市场
    彭澎 张龙耀 李心丹
    2018, 12(5): 60-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对如何改进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中的信贷配给问题展开研究。具体而言,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正规信贷配给的形成机理及对其实现改进的基本思路。然后,基于目前实践中已有的“政银保”模式,分别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就其如何改进农村正规信贷配给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银保”可以通过提高银行发放单位贷款的期望利润来增加信贷市场的供给水平,从而缩小供需缺口、改进农村正规信贷配给。以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15 年的专题调查为数据来源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政银保”的确能够显著降低农户受到的配给程度,这有利于普惠金融的实现。
  • 体制改革
  • 体制改革
    朱启荣 姚敏 杜才平
    2018, 12(5): 69-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降低企业所得税为例,运用GTAP 模型模拟分析中国降低企业税负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在宏观经济影响方面,降低企业税负有助于提高中国的GDP、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和资本收益率,改善中国贸易条件;在产业影响方面,降低企业税负会使中国大多数产业部门的进口规模扩大,导致中国产业部门的总体产出水平、出口规模与贸易顺差减少,还会使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上涨与进口商品价格普遍下跌;随着企业减税力度的增加,减税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影响也随之增加。
  • 体制改革
    阳镇
    2018, 12(5): 79-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平台经济背景下,平台型企业成为企业履责的新载体。文章剖析了平台型企业较之传统企业履责适用的主体边界与内容边界的差异,在社会责任治理方面,平台型企业一方面通过对平台内用户的社会责任管理实现了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的创新,由传统的点对线性社会责任治理走向了网状型的社会责任治理;另一方面在社会责任治理机制与治理手段方面融合了政府治理与市场治理两种功能,通过平台门槛机制、认证机制、激励考核机制、监督惩戒机制实现对平台双边用户的
    社会责任行为治理,治理手段主要通过信号机制与声誉评价机制实现社会责任治理手段的数据化与透明化。同时,在社会责任评价机制方面,平台型企业一定程度上扮演了对平台内用户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的第三方功能,实现了由外部第三方评价转向了平台自组织式评价,而对平台企业的整体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仍需要平台用户的“倒逼”式评价与政府发挥协调功能。
  • 三农问题
  • 三农问题
    刘远风 伍飘宇
    2018, 12(5): 89-9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农地确权存在着生存伦理悖论、定争止纷悖论、土地流转悖论和土地利用悖论等四大悖论。悖论产生的原因是:确权的一次性和产权演化的动态性之间的矛盾;农地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内在紧张关系;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管理成本的消长关系。破解确权悖论需在三权分置下进行制度改革,强化农户在其承包地上的利益,增强集体土地处置能力,充分发挥农地的经济功能,把农民的分地诉求转化为土地利益分配问题,使农民依托集体经济而不是直接依托农地保障生存安全。
  • 比较与借鉴
  • 比较与借鉴
    马锦生
    2018, 12(5): 98-1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08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金融危机,作为对金融危机的主要解读,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引起广泛关注。但仅仅将其归结为金融资产价格崩溃的“明斯基时刻”,并不能穷尽其作为经济周期理论的全部含义。本文在对“金融不稳定性假说”理论渊源与拓展路径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指出体现其经济周期理论思想内核的金融不稳定性动态机制,是理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