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志彪
    2019, 1(12): 5-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产业链现代化是当今全球产业竞争中的新现象,也是产业经济学研究必须高度重视的新问题。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就是要推进基础产业高级化、强化企业间技术经济联系、提高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嵌入的紧密度,以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好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涉及培育全球价值链上的“隐形冠军”、塑造“链主”地位和要素协同等方面的突破问题,需要在产业关联、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协调好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尤其是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产业布局关系。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学梅 郭冠清
    2019, 1(12): 14-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正在形成和发展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建立能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系统化学说”,关键和难点是确立正确的研究对象。本文结合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探讨的历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所包含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进行探索,研究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以及相应的生产和交换条件。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栏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栏
    刘安长
    2019, 1(12): 24-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周期性因素引起的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因此近年来逆周期调控多次引起政策层和学术界的热烈讨论。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逆周期财政政策经历了准备、萌芽、发展和成熟等一系列发展阶段,事实证明,我国逆周期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对每一阶段的经济背景、具体政策、政策评价进行系统剖析,以期为现阶段的经济形势提供镜鉴,并对逆周期财政政策的未来走势做出展望。
  • 理论经纬
  • 理论经纬
    徐博
    2019, 1(12): 34-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人口持续外流的中小城市地区比照了欧美发达国家收缩城市的历史境遇:产业转型升级乏力、同质化竞争问题严重、公共财政收支恶化、土地与建筑设施闲置。西方意义的“精明增长”和“精明收缩”是否可以成为化解我国收缩型中小城市发展问题的良药?为此,本文分析了我国收缩城市发展问题共性与独特性的理论基础,梳理比较了精明增长和精明收缩的治理逻辑,认为二者很难与我国现阶段收缩城市治理一一有效对应,故而提出了以技术赋能与治理创新为核心,充分发挥底层力量向上走的“精明发展”概念。分析了精明发展导向下,政府治理与市场效率的内在逻辑匹配,认为收缩型中小城市并非注定衰落而失去活力,其发展包括了经济、社会、政治、安全、战略等诸多方面的权衡,基于增长回归理性,政绩服务民生,听取民意、激活民力,以存量规划为导向培育“多核”城市,从“大而全”转向“小而精”“小而美”的产业发展路线,以新带旧推动中小城市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转变“替代性”思维等方面,提出了收缩型中小城市地区政府治理的改革创新空间。
  • 发展战略研究
  • 发展战略研究
    陈林 肖倩冰 邹经韬
    2019, 1(12): 46-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近年中央政策文件的变化看,党中央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历史使命正在嬗变,其肩负的历史使命与改革任务在不断加强。然而,在建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否落实了党中央的战略布局,实现了预期的政策红利?这个问题在实务界与理论界均至关重要,但却鲜有文献进行系统性探讨。为此,本文通过搜集全国286 个地级市2009—2017 年的数据,基于PSM-DID 分析法,从三个“政策红利”维度探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效应。结果表明:(1)贸易红利,自由贸易试验区对进口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对出口的作用并不明显,但对进出口产生了积极影响;(2)增长红利,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提高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3)投资自由红利,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所在地的外资利用水平并未产生明显的作用。
  • 发展战略研究
    夏金梅 孔祥利
    2019, 1(12): 58-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城归”现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由政府主导的渐进式城镇化模式下人口的逆向流动现象。基于城乡等值化和城乡一体化理念,文章从农业转移人口的中国特色路径选择、农村发展新的人口红利形成、资源共享的城乡互助养老等维度对“城归”现象进行了价值定位;在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流语境下,分析了作为“城归”现象实践基础的城乡户籍制度一元化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乡村振兴战略;基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视角,引导“城归”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力量、乡村社会治理的核心力量、涉农项目创业的重要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促进高质量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 体制改革
  • 体制改革
    胡凌啸 武舜臣
    2019, 1(12): 68-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托管是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组成。基于理论剖析和实践归纳,本文试图得出土地托管的内涵特征和实现逻辑,以规范学界和决策层对土地托管的认识。文章认为,土地托管本质为农地经营权细分后的优化配置,表现出服务基础上的二元主体经营特征。其发展得益于收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的构建,却受限于内含的高交易成本。影响机制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家庭代际分工、农业机械发展和农机服务市场发育共同构成了土地托管实现的外部条件。多元主体的参与逻辑则构成了土地托管形成的内在基础。根据研究结论,本文给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 体制改革
    张三保 曹锐
    2019, 1(12): 78-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一线与新一线城市代表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比较新一线城市营商环境的内部差异,及其与一线城市之间的差距,对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基于文献回顾,挖掘出影响企业创新的六大营商环境要素:政府干预程度、金融发展水平、法治水平、市场化与地方保护程度、人力资本、公共服务。随后,对照六大指标,分别从世界银行三次“营商环境调查”中挖掘相应企业层次数据,从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比较新一线城市的组内差异,及其与一线城市的组间差距。之后,运用营商环境的最新测度数据,对其综合比较。最后,基于比较结论,从五个方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出针对性建议。
  • 金融问题研究
  • 金融问题研究
    李学彦 李泽文
    2019, 1(12): 89-9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11—2018 年上半年我国16 家上市商业银行和宏观经济的季度数据,本文构建了FAVAR模型,深入分析了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对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动态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当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受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最强;股票市场的影响次之。(2)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具有短期提高和长期抑制的作用。不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股票市场的活跃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都加剧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程度。
  • 比较与借鉴
  • 比较与借鉴
    郑吉伟 张真真
    2019, 1(12): 100-1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劳动作为新的劳动形式受到西方学者的普遍关注。西方学者对数字劳动的研究多集中于文化角度,而且在少数从生产力角度对数字劳动的分析中也存在很多争议。西方学者围绕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劳动是否存在剥削这一焦点议题展开了激烈的学术论争。有些西方学者否认了数字劳动的剥削性,而其他西方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认为数字劳动是资本剥削的延伸。在肯定西方学者关于数字劳动研究的积极成果的同时,更要明确其研究的不足之处。
  • 总目录
  • 总目录
    2019, 1(12): 109-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