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
    竟辉 张婷婷
    2019, 1(5): 5-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有着深厚的价值意蕴。从价值维度来看,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历史性贡献集中体现在:以深化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为内在要求的理论创新价值;以全面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为迫切需要的实践导向价值;以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为重大契机的目标建构价值;以优化发展中国家全球治理体系为必然选择的话语引领价值。面对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这一科学思想体系不仅为中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而且还为发展中国家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开放道路提供了经验借鉴。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黄泰岩
    2019, 1(5): 14-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2018 年我国19 本样本中文权威期刊上发表的全部学术论文按专题进行分类统计,得出了2018 年中国经济研究前20 大热点排名,并用论文关键词的频次加以验证,参照2003—2017 年的热点排名,分析了2018 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的排名变化及其规律,揭示出2018 年中国经济研究主要围绕近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直坚持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中心工作展开,并由此决定了2018 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变化的主要动因及其表现出的十大特点,最后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为契机,指出了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中国经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付文军
    2019, 1(5): 27-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回应“时代之问”的产物。由于阶级立场和知识差异等因素的限制,面对资本主义的“时代之问”,古典经济学进行了狭隘地探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则完成了实质性的解答。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又担负起创造性回应新的“时代之问”的理论任务。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经济学,是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经济学,是“深入人心且充满活力”的经济学。这既是时代赋予这一理论的任务,也是它应有的理论担当。
  • 理论经纬
  • 理论经纬
    刘金全 刘子玉
    2019, 1(5): 35-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经济周期驱动因素转换的视角出发,综合分析本轮经济周期拖平尾部平面的形成机理,并对未来新经济周期的类型进行初步地识别和判断。研究结果显示:首先,投资周期由繁荣转向衰退是现阶段经济收缩的主导诱因,表明朱格拉周期依旧是本次经济周期转换的主导因素;其次,技术长周期的顺利转换将为长期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推力,但受制于技术更迭时间较长,未来增长动能的释放仍需必要时间;最后,得益于“三去一降一补”战略的有序实施,现阶段产能过剩问题已基本得到化解,短期库存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已极为有限。总体而言,现阶段经济周期的转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长期要素的作用强度,因此,经济增长将有很大概率在中高速阶段形成局部稳态。
  • 理论经纬
    宋旭光 张丽霞
    2019, 1(5): 47-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投入产出模型,提出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关税有效保护率的改进测度方法。利用OECD公布的1996—2011 年国家间投入产出表和WITS-TRAINS 网站公布的HS4 位编码的国家间双边关税税率和贸易数据,测算全球64 个国家制造业的关税有效保护率。在此基础上,基于中美两轮加征关税的数据模拟了关税上升对中美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制造业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从全球来看,大多数国家的关税有效保护率均有所下降,中美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美国加征关税不能达到对其国内制造业保护的目的,甚至会损害部分行业的发展。同时,其加征关税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也十分有限。因此,共同维护自由贸易体系,加强中美双方经贸合作,才是实现共赢的唯一正确选择。
  • 金融问题研究
  • 金融问题研究
    高惺惟
    2019, 1(5): 59-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国需要认真挖掘贸易摩擦背后真正对中国危害最大的金融摩擦的影响,也需要运用全方位的战略思维,维护自身的金融安全。稳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必将增强中国应对外部冲击风险的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需要重点防范的金融风险,进而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在防范外部冲击风险过程中所能够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研究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路径。
  • 金融问题研究
    李欢丽 李石凯
    2019, 1(5): 68-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阶段国际货币体系运行呈现强势美元周期和去美元化浪潮并存的显著特征。由于受到美联储加息与缩表的双重支撑,美元汇率上升态势明显,并由此引发了部分新兴市场货币危机。为了应对美元霸权以及“美国优先”的反全球化政策取向,全球去美元化浪潮逐步升级,进而可能引发全球货币体系的解构和重构。强势美元周期对人民币国际化会形成挑战,但去美元化浪潮对人民币国际化会带来契机。未来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应该顺应国际货币体系运行的新特征,弱化强势美元周期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负向冲击,强化去美元化浪潮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正向影响,在去美元化浪潮时间窗口关闭之前对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进行调整,使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 发展战略研究
  • 发展战略研究
    李雯轩
    2019, 1(5): 76-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一轮工业革命爆发在即,以人工智能、5G、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不仅改变了既有行业的要素比例,使得各国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还会产生新的比较优势,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入手,通过梳理前三次工业革命给世界贸易体系、世界产业格局带来的变化,研究了新一轮工业革命对新的比较优势和国家间的产业竞争力可能产生的影响,以期对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和比较优势重塑提供理论参考。
  • 发展战略研究
    戴翔
    2019, 1(5): 85-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40 年来,中国抓住了全球要素分工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实现了开放型经济的高速增长。当前,面临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亟待发展新一轮高水平开放。总体来看,在商品和一般性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已基本实现自由化后,全球要素分工演进呈现出以“逆向创新”、“研发国际化”等为主要表现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全球经济规则正在从以往“边境开放”向“境内开放”的高标准化方向发展。面临上述变化,中国必须尽快实现六个方面的战略转变,即在行为方式上,实现从主动融合向积极推动的战略转变;在要素集聚上,实现从一般要素向创新要素的战略转变;在资源整合上,实现从单向引进向双向循环的战略转变;在产业领域上,实现从制造领域向服务拓展的战略转变;在开放政策上,实现从优惠政策向竞争政策的战略转变;在规则制度上,实现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的战略转变。如此,才能抓住新一轮全球要素分工演变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迈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
  • 三农问题
  • 三农问题
    沈坤荣 赵倩
    2019, 1(5): 94-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4 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缺口扩大,促使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功能异化为土地财政这一新事物,并由此衍生金融功能,给地方政府带来正规税收之外的支出灵活性,间接推进工业化进程和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以及城市间的互联互通为重点的城镇化进程。但是,地方政府非理性博弈以及财政支出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弱化了土地财政等制度安排的正面功能,导致资产泡沫堆积、交易成本增加、地方债务扩大。如果听之任之,很可能触发“明斯基时刻”,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了弱化土地财政的负面影响,强化其正面效应,需要规范完善地方政府的收支制度安排与支出行为。
  • 三农问题
    闫昊生 孙久文 苏玺鉴
    2019, 1(5): 104-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对于我国的经济腾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梳理我国土地制度改革过程的基础上,从政府将土地作为政策工具的视角,着重分析了土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其带来的潜在成本。本文认为土地作为空间政策工具、地方财政工具和产业政策工具,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土地价格攀升、地方政府债务扩大和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等问题。本文的分析可以为未来中国更好地利用土地这一政策工具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