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
    朱东波
    2020, 1(3): 5-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绿色发展是有效应对严峻资源环境形势、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及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得失,从理论高度提出了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其理论基础,历届党中央生态执政理念是其形成条件,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是其理论源头。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深刻诠释了绿色发展的总体内涵、价值归旨、实现目标、制度基础、践行路径、保障措施以及根本保证等。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环境纳入生产力范畴,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新境界;回答了新时代中国“为什么实现绿色发展,实现什么样绿色发展和怎样实现绿色发展”等发展先导性问题,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推动中国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模式,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黄瑾 王敢
    2020, 1(3): 16-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深刻揭穿自由贸易论者所散播的贸易自由可以提高工人工资、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谬论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辛辣讽刺了自由贸易论者以“自由”之名掩盖剥削雇佣工人和殖民地人民之实。他们还揭示了自由贸易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以及自由贸易背后的工业垄断优势。针对有人提出中国主张自由贸易、反对逆全球化是一种“错位”的质疑,本文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贸易思想,指出自由贸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只有把中国自己的事办好,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自由贸易乃至对外开放才能行稳致远。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彭邦文 赵景峰
    2020, 1(3): 25-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的总体方法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构建的根本方法,是充分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阐述的总体方法论是以“具体总体”与“思想总体”之间的关系为基本内涵,以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对立统一关系、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等为基本原则,并利用范畴的内在规定性、范畴联系的有序性、范畴运动的关联性与范畴转换的中介性等特征来构建能反映研究对象本质联系的范畴体系,最后上升至理论体系的元方法。当前,要重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运用总体方法的基本内涵与原则来确定研究对象、起点范畴、中心范畴、逻辑主线,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 理论经纬
  • 理论经纬
    张红梅 祝灵秀 李善同 何建武
    2020, 1(3): 34-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测度贸易增加值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一国(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收益。基于2012 年内嵌中国省际投入产出表的全球投入产出表,采用拓展的WWZ 方法,本文核算了我国各省出口增加值及增加值率,首次探讨了在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过程中,能否把高出口省内增加值率作为各省政策目标的问题。研究发现:比较来看,各省整体的出口省内增加值率与发展水平呈“倒U 型”关系;从各省内部行业比较来看,各行业的出口省内增加值率与发展水平呈“U型”关系;不同行业间出口省内增加值率呈“U 型”变化趋势,即农业和服务业比工业的出口省内增加值率高,劳动密集型比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出口省内增加值率高,资本密集型比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出口省内增加值率高;在结构效应的主导下,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其出口省内增加值率有可能较高。基于此,不能简单地把高出口省内增加值率作为政策目标,还需要考虑发展阶段和结构特征来决定贸易升级的方向和路径。
  • 理论经纬
    鲍洋
    2020, 1(3): 45-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识别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东道国的政府债务效应、异质性及其中间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非沿线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之后沿线国家政府债务显著降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促进了收入水平较低、金融发展水平较低、与中国外交关系紧密度较高的沿线国家的政府债务削减;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相关效应的中间机制,其主要通过促进就业、税收、投资增长等渠道削减沿线国家政府债务。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确保东道国债务可持续性,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 发展战略研究
  • 发展战略研究
    张月友 董启昌 方瑾 宗文
    2020, 1(3): 56-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微观视角考察人口素质差异对服务业增长的影响。以中国为背景的研究显示,2011 年为中国服务业加速增长的时间拐点,且随着技术进步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高素质人口在中国服务业加速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人口素质对于服务业增长的直接影响机制可以分解为高素质人口的“比较优势效应”、“机会成本效应”、“心理偏好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四种。本文为划分中国所处发展阶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经济进入“刘易斯拐点”后,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由服务业大国迈向服务业强国具有政策启示意义。
  • 发展战略研究
    高丽娜 蒋伏心
    2020, 1(3): 66-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长三角发展进入新阶段,驱动一体化发展的动力要素升级,需要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发展路径重构,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创造良好的合作生态。长三角地区在新的发展阶段,要素、技术及在此基础上的区域分工、政府与市场作用边界的演化特征促使一体化发展目标重构,需要突破由政府主导、偏向性政策、以经济合作为主线、中心化导向的发展路径依赖。“新一体化时代”应以协调发展为目标导向,构建普惠型政策体系,完善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行动框架。
  • 体制改革
  • 体制改革
    贾玉成 吕静韦
    2020, 1(3): 75-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视角就对华贸易摩擦展开研究,结果发现经济下行周期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了贸易摩擦数量,东道国则是对华贸易摩擦的“始作俑者”。进一步扩展性研究发现,经济下行周期显著加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贸易摩擦的影响。立足制度环境差异视角的研究发现,双边经济增长动力差异和政治制度差异与贸易摩擦显著正相关,经济下行周期则强化了上述因素对贸易摩擦的正向影响。立足实证结论,经济下行局面的改善和政策稳健性的提升有助于缓和贸易争端。
  • 体制改革
    丁志帆
    2020, 1(3): 87-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信息消费发展与传统产业转型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传统产业转型是信息消费发展的外在表现,信息消费发展是传统产业转型的内在动力。与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不同,信息消费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本质上是“技术-经济”范式的变迁,它主要通过替代效应、渗透效应、关联效应、融合效应与协同效应来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而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传统产业应当主动对接信息消费需求,加速信息技术扩散与应用,通过组织再造与制度革新形成信息消费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 金融问题研究
  • 金融问题研究
    穆杰
    2020, 1(3): 95-1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央行法定数字货币DCEP 在替代M0 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安全、可控的原则,在可控匿名设计的前提下坚持“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双层投放模式。DCEP 的功能研发、顶层设计、标准制定、联调测试等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同时DCEP 的服务范围、应用场景、支付功能等相关试点验证工作已经展开。目前DCEP 面对来自虚拟货币“比特币”及ICO、法律及金融监管、数字货币流通环节的改造、区块链底层技术不成熟以及libra 超主权货币等多方面的挑战,可以考虑从数字货币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数字货币技术的革新、数字货币基础及应用研究的深化、数字货币有限中心化构想四个方面着手解决。
  • 三农问题
  • 三农问题
    吴存玉 梁栋
    2020, 1(3): 106-1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背景下,有必要在学术争论中重新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小农终结论”的科学论述。古典马克思主义“小农终结论”的价值体现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小农生产个体性与社会化生产的矛盾运动、工业与农业的离合及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等范畴。但坚持唯物史观的马克思主义也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农业领域的特殊性和限度,如现代经济对小农家庭生产的反作用、生产与流通的对立统一对小农存在的获准,现代农业也日益追求从土地规模到资本集约、从形式隶属到实质隶属的转向。社会主义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小农已不是古典意义上的自然小农了,而是工农、城乡、国内外市场体系中的一员,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劳动者;但仍然保留小块土地小农的独立性也在逐渐弱化,乡村振兴战略应当保障小农户作为直接农业劳动者的生产利益及小农户作为社会主义半无产化产业工人的权益。
  • 三农问题
    董杰 陈锐 张社梅
    2020, 1(3): 117-1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成都地区230 家合作社管理层的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法(PSM)识别职业经理人聘用对合作社绩效提升之间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聘用职业经理人对合作社总绩效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说明职业经理人企业家才能对组织的贡献远大于委托代理产生的成本。不同类型绩效分析表明,聘用职业经理人能够显著提高合作社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但对于合作社的社员收入绩效、交易绩效的提升作用不明显,这主要归因于当前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的职责定位、利益导向以及权利划分问题。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地规模较大、成员数量较多的合作社聘请农业职业经理人对其绩效提升更明显,这要求合作社引入经理人需综合考虑规模条件。
  • 书评
  • 书评
    刘灿
    2020, 1(3): 128-1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