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罗红杰
    2021, 1(12): 5-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探索-追赶-超越”百年实践,成功走出了一条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现代化发展模式设想的模板,也不是其他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翻版,是符合中国实际,切合中国国情,遵循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新道路,已实现对西方现代化的多方面超越并呈现出引领性趋势。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广泛的“世界历史”意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雷小苗
    2021, 11(12): 14-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是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现代科技强国的战略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既传承了传统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内核,又在力量、方式、导向三方面有所不同,增加了多元化的“市场力量”和可统筹的“外部力量”;“政府主导”转向“政策引导”;“产品导向”转向“商品导向”。科技新型举国体制遵循的理论逻辑是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的更好发挥;举国体制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创新实践中普遍存在但模式各异。发挥我国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协同配合;治理体系与创新体系双轮驱动;体制改革与模式转型同步推进;国际合作与自立自强相互促进。
  • 理论经纬
  • 理论经纬
    许晖 林源
    2021, 1(12): 22-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财政定位的全新论断,开启了财政理论建设的新阶段。围绕这一重要阐述,学界展开了对财政概念、财政职能、财政学科属性、财政活动主体等财政基础理论的探讨,提出应以中国财政改革实践经验为路径深化对财政本质及功能的认识,并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理论体系。本文以“基础和支柱说”为基础,重点梳理了国家治理财政学、新市场财政学、公共风险财政论发展脉络,阐明了关于财政学科研究范畴及学科属性的重要观点,介绍了当前学界关于财政社会学和财政政治学的研究情况,并进行简要客观地评价。认为财政基础理论的探索还应继续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提升国际视野与理论深度,建立完备的理论框架,为国家治理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 理论经纬
    杨善奇 刘岩
    2021, 1(12): 31-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数据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只有经过智能算法处理过的数据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信息。智能算法具有二重属性,既可以充当生产资料提升劳动效率,也可以充当监控手段,成为资本控制劳动的工具。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从任务分配、劳动过程监管、绩效考核和非雇佣化无酬劳动四个方面考察智能算法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和重塑,智能算法就像是一个隐形的大脑和与之串联的“神经系统”监管和支配着劳动者的一言一行,充当虚拟管理者的角色主导并控制整个劳动过程,深化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因此,应该反思数据和智能算法技术的资本主义过度使用,对数字垄断资本进行引导和规制,保护数字劳工的合法权益。
  • 理论经纬
    黄大禹 谢获宝 孟祥瑜 张秋艳
    2021, 1(12): 41-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07—2019 年数据,借助爬虫技术归集企业年报中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词,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其渠道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价值水平。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价值水平都具有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但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这种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高科技企业—非高科技企业”的价值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对于其中的高科技企业而言,这种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从渠道机制检验来看,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增强要素配置水平并对风险具有更强的可控力,这些因素的改善,都有助于企业价值水平的增加。
  • 金融问题研究
  • 金融问题研究
    袁辉
    2021, 1(12): 52-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后凯恩斯主义从反向因果关系和金融创新两个维度诠释了货币内生的机理和过程,但却由于把关注焦点集中于传统商业银行而受到Palley 的批评,后者提出用内生金融概念取代内生货币以涵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创造。尽管非银行金融机构创造的负债可以代替货币执行交易媒介的职能,然而其流动性终究是虚拟的,离不开商业银行“真正”流动性的参与和支持。现实生活中,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整个金融体系在带来远大于内生货币理论描述的金融弹性的同时,也导致更大的金融不稳定性。后凯恩斯主义从内生货币到内生金融理论的发展,丰富了我们对货币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为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 金融问题研究
    朱鹤 王沈南 何帆
    2021, 1(12): 62-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借鉴明斯基“金融不稳定假说”,基于“收入—债务”的三种分类,从“流量”层面构建并测算了主要经济体居民部门的“明斯基杠杆率”。研究发现,中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在2009—2010 年以及2016—2017 年加速上升,以房贷为主的中长期贷款的快速攀升是“加杠杆”的主要原因。国际比较结果表明,“明斯基杠杆率”的快速上升往往是发达经济体金融危机的前兆。实证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的债务率指标,“明斯基杠杆率”对消费降速和金融危机等宏观变量的解释力度更强,是反映居民宏观杠杆率的良好指标。中央政府应充分警惕居民部门“流量”约束快速增大对宏观经济带来的中长期负面影响。
  • 金融问题研究
    隋建利 张龙 申瑛琦
    2021, 1(12): 72-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动态变迁与多元化发展进程,并在学术镜鉴与政策应用总结的基础上,重点展望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未来实践方式。研究发现:第一,“大缓和”时期,货币政策更多关注“总量”问题,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基本能够满足宏观经济调控需求,“新共识”框架成为主流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第二,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相继暴露,货币政策的“定向”调控需求日渐明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陆续步入政策前台。第三,新形势下,货币政策当局应该在互补机制、使用频率和操作风险等方面探索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机制。
  • 发展战略研究
  • 发展战略研究
    徐唯燊
    2021, 1(12): 81-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南北方对外开放是以各区域开放基础和定位为前提的,并不存在明显分化趋势,但南北方对外开放差距也客观存在。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推动南北协同开放是完善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联动机制的应有之义。当前,国际经济增长格局重塑、产业分工体系调整、贸易投资环境变化给南北方开放带来重大挑战,但危机中也孕育了新机。南北方应在共同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延链强链形成开放新优势、联手提升规则制定主导权三方面率先突破,协同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发展战略研究
    史宇鹏 王阳 张文韬
    2021, 1(12): 90-9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数据的研究表明,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中,工业和服务业企业居多,而农业企业较少;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是制约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因素。企业对于疫情防控数字化应用、政府监管数字化等政策较为满意,而对于数字化转型的本地政策、上下游企业数据协同的规范等则抱有更高的期许。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政府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企业精准施策,引导企业增强转型意识,加强数据治理和监管体系建设。
  • 体制改革
  • 体制改革
    陈宗胜 赵源
    2021, 1(12): 98-1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引入智能化资本重构任务模型,刻画不同技术密度部门中工业智能化升级对就业人数变动的影响机理,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检验智能化升级对高、低技术密度部门就业的净影响效应,同时结合企业面板数据验证了智能化就业效应的传导渠道。研究表明:在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的高、低技术密度部门工业智能化升级都能够显著促进就业增加,且高技术密度部门的就业增加效应要明显高于低技术密度部门;在低技术密度部门工业智能化升级能够激发其利用技术扩散,而在高技术密度部门则倾向于通过生产规模扩张渠道,促进部门内部不同规模的就业增加;智能化升级的正向就业效应在非国有控股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最为突出。
  • 体制改革
    刘盾
    2021, 1(12): 107-1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后凯恩斯主义的Bhaduri-Marglin 模型和内生性技术进步理论,利用我国1978—2017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提高平均真实工资率对我国总需求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潜在影响。通过引入真实工资影响的非线性特征、分别核算东部与内陆地区的总需求和劳动生产率区制、使用更加全面稳健的估计方法等,对现有相关研究做出改进,并得出如下结论:当前我国的总需求和劳动生产率均处于“工资拉动增长”的区制。提高真实工资增长率,不仅会通过“马克思-希克斯”效应驱使厂商提高劳动生产率,还会通过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促进总需求增长,而后者又通过“卡尔多-凡登”效应进一步促进劳动生产率增长。这种效应在内陆地区比在东部地区更加明显。多措并举地提高真实工资增速,提高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有利于实现内生需求创造与供给效率提升的协同,助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 三农问题
  • 三农问题
    杨志良
    2021, 1(12): 117-1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伟大成就之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构成。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将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进程划分为军事化农业、集体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系统化农业四个阶段,从演进机理、理论特质和话语构建三个维度阐释了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以此为脉络基点,文章以高质量发展为阶段研判、新发展理念为逻辑引领、新发展格局构建为根本遵循,从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构建现代农业经济系统、推动农业“三生融合”、打造粮食安全国际循环保障机制、建立现代农业共同富裕实现机制五个方面提出有利于递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未来进路,以期形成更高质量和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格局。
  • 总目录
  • 总目录
    2021, 1(12): 125-1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