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顾海良 逄锦聚 黄泰岩 刘灿 丁任重
    2022, 2(1): 5-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编者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深入研究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程,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必将对推动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深入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经济学家》编辑部特邀请了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开展了笔谈,现将部分成果刊发如下,以飨读者。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谢富胜 江楠 吴越
    2022, 2(1): 16-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时代的商品流通形式发生了巨大变革,数字平台通过收集、处理与分析用户数据,组织并协调了规模极大、范围极广、响应极快的供求匹配网络,促进了商品流通。各类数字平台尽管不直接参与商品价值的生产,但嵌入了各类劳动者所创造价值的实现过程,提高了产业部门的周转速度,从而获取了对产业资本利润的索取权力和巨额的利润让渡收入。上述利润索取权力的实现前提是“数字圈地”与“赢者通吃”两个关键机制,即在新的数字平台模式下,数字平台无偿占有用户数据,并在风投资本的推动下通过纵向一体化与横向加强策略扩张平台规模,凭借平台交易的网络效应与规模效应在流通领域中占据垄断地位,发挥巨大功能,获取巨额收入。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刘 媛 熊 柴
    2022, 2(1): 26-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口问题是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全球人口再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进而导致全球人口发展迎来大变局:全球人口或在本世纪下半叶进入负增长,人类社会逐渐从青年走向中老年,地区人口格局正发生重大变化。在人口对经济社会的巨大反作用下,全球经济将逐渐从高增长走向中低增长常态;全球消费结构将发生深刻改变,健康需求和财富管理需求日趋上升;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面临深度调整,中国、印度、非洲等力量日趋上升。由于长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中国人口少子化老龄化快速深化,总人口临近见顶,远期人口总量或急剧萎缩,建议从积极应对老龄化、提升经济增长效率、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双循环等方面积极应对相关挑战和机遇。
  • 理论经纬
  • 理论经纬
    王 淼 向东旭
    2022, 2(1): 36-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资本逻辑批判是在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数字资本逻辑批判可以从前提条件、表现形式、意识形态以及阶级实质四个维度加以理解。在前提条件维度,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基础上的数据成为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普照的光”和“特殊的以太”,是资本家阶级统治和权力支配的前提和基础;在表现形式维度,数字资本逻辑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生产支配人、物支配人、人支配人的社会关系;在意识形态维度,数字资本逻辑借助技术主义、新自由主义、新消费主义等隐藏在数字技术背后,显得更具迷惑性;在阶级实质维度,数字资本逻辑背后仍然是一个阶级对立的剥削世界。从以上几个维度把握当代数字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新问题,对于我们揭示其新的变化发展规律,认清数字资本逻辑的内在本质和特征,从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理论经纬
    杜传忠 王亚丽 刘志鹏
    2022, 2(1): 45-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构建关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PDTC演进模型,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互联网平台的演进路径。研究发现,互联网平台通过跨界融合逐渐实现从消费环节至生产环节的垂直演进,主要受供需媒介和技术锁定的影响,因此处于社会再生产不同环节的企业有四种演进路径。有鉴于此,为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平台对生产关系的变革作用,应继续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核心理念,一方面,采取积极政策激发供需媒介的促进效应,理顺新经济新业态参与主体的生产关系;另一方面,辩证地看待互联网平台的通用性与专用性,通过核心技术创新促进互联网平台在生产环节的应用,构建新型产业组织。
  • 金融问题研究
  • 金融问题研究
    王学凯
    2022, 2(1): 56-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伴随全球宽松政策,主权债务风险有所上升。外债危机和政府债务危机是主权债务危机的表现形式,诱发危机的原因有所差异。本文基于“外债负债率—政府负债率”视角,将全球主权债务风险分为四种类型,发现多数发达国家可能爆发政府债务危机,少数新兴国家可能爆发外债危机,中国的外债风险和政府债务风险都比较小。如果爆发全球主权债务危机,将通过国际资本流动、进出口贸易、价格波动等多个渠道向中国传导。中国应积极应对,特殊时期可启动“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设置政府负债红线,做好通胀和通缩预期管理。
  • 金融问题研究
    张艾莲 王莎 刘柏
    2022, 2(1): 66-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汇率稳定是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保障。在顺应市场力量的同时,汇率适当引导不仅取决于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的动态调整,而且依赖于汇率升贬值区间的完整分布。采用分位数自回归分布滞后方法,本文从时间和波动幅度两个维度分别刻画了从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外汇实际干预和汇率沟通对汇率水平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和短期视角下实际干预和汇率沟通在不同汇率波动区间呈现出时变和非对称特征。无论是长期均衡还是短期波动,实际干预都显著正向影响汇率水平,而汇率沟通在汇率升值和贬值区间的影响方向相异。因此,有效的外汇市场引导要同时兼顾汇率波动幅度和长短期影响,尤其是汇率沟通的短期影响引致长期的逆向变动。
  • 发展战略研究
  • 发展战略研究
    任继球
    2022, 2(1): 77-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减少对国外技术供给的依赖,强调战略性产业的自育自立自强,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相应对产业政策提出新的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环境发生了复杂深刻变化,适用于外循环的既往产业政策“选产业、选技术、选企业”弊端增多、有效性弱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需加快推动产业政策向“选有限产业、产业内普惠性支持”转变,促进政策实施范围有限聚焦,放弃对特定技术路线和具体企业的选择,逐渐放弃以往的行政干预手段,更多采用市场化的手段和工具。
  • 发展战略研究
    董 琴
    2022, 2(1): 86-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制造业作为强国之基,正经历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历史跨越,这既是中国制造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也是经济强国建设下的自主选择。数字经济时代为中国制造强国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标准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提升全球治理话语权的重要工具,面临巨大挑战。中国标准化战略如何根据国内国际经济新形势进行校正,防止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碎片化和“先乱后治”是数字经济下制造强国建设第一要务。中国应对标准化战略进行调整,
    从以服务国内市场为主到兼顾国内市场和国际竞争与全球治理,从政府主导到政府与市场并重,从“后补式”标准到战略新兴产业“引领式”标准和数字标准,从以基础标准、产品标准为主到以技术标准和协调标准为主,标准的制定从“自上而下”到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 体制改革
  • 体制改革
    张二震 戴 翔
    2022, 2(1): 96-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理论揭示的生产性服务对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的重要机制,由于忽视开放和封闭的区别、宏观和微观的差异以及整体和个体的不同,从而在解释扩大服务业开放助推制造业GVC攀升方面面临明显局限和挑战。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不断扩大服务业开放,但却并未逻辑地推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正确看待扩大服务业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和作用,还需要在理论上作出进一步探讨,以避免可能出现的理论误区。
  • 体制改革
    朱巧玲 杨剑刚
    2022, 2(1): 104-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算法作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通过影响社会资源和信息的控制和分配,形成算法权力。平台竞争推动了算法权力的膨胀和扩张,造成了社会权力结构的失衡,形成了算法陷阱,损害了社会福利和消费者权益,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为了解决算法陷阱的问题,必须从算法的技术设计规范出发,建立监督机制以约束算法使用,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强化算法平台的反垄断监管,进而建立科学、规范、有序的算法管控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 三农问题
  • 三农问题
    余晓洋
    2022, 2(1): 115-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村土地承包权的优化与集中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然而,土地承包权退出却一直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十分棘手的难点。研究表明:土地承包权退出具有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增强规模经营主体农地产权稳定性的政策目标。但是,现阶段市民待遇难以分享、城市迁移成本过高、非农就业能力不足以及经济补偿不尽合理等方面的因素,导致“进城”的“拉力”和“离土”的“推力”十分微弱,进一步掣肘了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的实践进程。为此,从同质的城市居民待遇、多维的城市住房保障、持续的非农就业能力和合理的经济补偿制度四个维度,构设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的条件,进而有效引导农户土地承包权有序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