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 全选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
    □洪银兴 □姜集闯
    2024, 12(12): 5-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加速推动资本要素资源向科技和产业创新领域集聚,对于催生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 征的新质生产力及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科技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角度出发,在理解 耐心资本内涵的基础上,从资本形式上界定了耐心资本的特征和外延,并阐明了其对发展新质生 产力的支撑与促进作用机制,论述了包括科技信贷、风险投资和股票融资在内的耐心资本全方位 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义、要求和要点,最后就当前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
    □刘 承 □范建刚
    2024, 12(12): 15-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深 刻阐明了大农业观指导下的现代化大农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习近平大农业观并不是凭空产 生的,而是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是对马克思主义大农业观的守正创新,着重回答了发展现代化大 农业的出发点、核心点、立足点、支撑点、基本点、着力点、关键点、落脚点等重要议题,系统回答了关 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目的、动力、路径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建设农业强国,发展现代化 大农业,要树立大农业观,要以习近平大农业观为重要指导原则。具体说来,要强化科技与改革“双 轮驱动”支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个体系,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建强新型农业人才队伍。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钟平玉 □齐磊磊
    2024, 12(12): 25-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智能化工具与技术正在重塑劳动的形态、方式以及价值创造过程,并催生 出一种全新的劳动形式——数智劳动。它深刻影响社会各领域,推动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成为马 克思主义理论新的研究对象。从马克思劳动对象化理论出发,对数智劳动能力分析可以分为三个 方面:数智劳动是人类认知能力、人类创造能力和人类协作能力的对象化。通过分析数智劳动的本 质发现,数智劳动是马克思劳动对象化在数智时代的体现,依然彰显着劳动对象化的过程。同时数 智劳动全面拓展了劳动的对象、创新变革了劳动的工具并极大地丰富了劳动的成果。在此基础之 上,探讨数智劳动对社会的影响与启示,有助于消除人们对数智劳动在社会分工方面的忧虑,坚定 进一步推进以人为本发展数智劳动的信心。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齐 昊 □李钟瑾
    2024, 12(12): 34-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创新所催生的新模式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依托,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重视新模式的 形成。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看,新模式是新兴生产方式的表现,从而也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 交汇之处。数字技术支持下的服务型制造是数字经济时代新模式的重要代表。当前,服务型制造广 泛应用数字技术的创新成果,在生产过程及消费过程中有效配置数据要素,在产业层面推动数字 经济与实体经济有机融合,实现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高水平优化组合。数字技术支持下 的服务型制造所体现的生产力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标准,分析这一新模式的生产力特征对正确 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体制改革
  • 体制改革
    □郑欣 □徐政 □丁守海
    2024, 12(12): 45-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完善高水平 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 ”所谋划的战略任务,对推动中 国式现代化进程有重大意义。我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从局部型开放,到保守型开放,多元化开放,再 到逐步走向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新格局的发展脉络。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具有高标准、高价值、 高质量、高协同的核心要义,高标准指涉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高价值突出迈向全球中高端产 业价值链;高质量强调推动高效国内国际双循环;高协同体现加快形成区域协同开放格局。建设高 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价值旨归在于,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激发新 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推动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新机遇。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未来进路 在于实现区域开放联动互济,推动科技赋能贸易强国建设,促进规则机制相通相容。
  • 体制改革
    □邹升平 □高笑妍
    2024, 12(12): 55-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这是新征程关于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 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既体现了国有资本的科学社会主义本质意蕴,也体现了促进共同富裕和发 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意蕴。新征程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 ”要坚持顶层设计与市场导向相结合、 国有资本集中与国有企业优化升级相结合、国有资本集中与非国有资本协同发展相结合。
  • 发展战略研究
  • 发展战略研究
    □耿红军 □李京栋 □王昶
    2024, 12(12): 64-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升政策效能,推动未来技术产业化,对于我国培育未来产业,抢占未来科技竞争主导权具有   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未来技术产业化过程的科技与产业双重属性,将未来技术产业化分为“科   学研究—工程化—商业化 ”三阶段,探讨了在未来技术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阶段内失灵与阶段间   鸿沟双重困境,揭示了创新政策通过构建与完善“科学生态系统—技术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 多层联动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促进未来技术产业化的具体作用路径,并提出了增强我国未来技   术产业化政策效能的具体建议。
  • 发展战略研究
    □赖立 □胡乐明 □粟小舟
    2024, 12(12): 74-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发经济是一种通过推出新产品、新品牌、新场景、新体验等创新成果,带动消费提质增流,促 进区域与产业联动创新,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和趋势的新经济形态。从首发经济的基本内涵来看, 首发经济是首因效应与眼球效应的有机结合、首店经济的形式延展、高质量供给的内容具现和城 市经济的动力源泉。我国具有大国规模经济优势、首发经济高地城市带头示范优势和探店经济高 水平发展优势,也面临着首发经济经营模式受困、国内品牌影响力受制和空间发展潜力受限的现 实挑战。在消费需求持续升级的大背景下,应致力于变首发经济“流量 ”为“存量”,增强国内品牌影 响力,因地制宜发展首发经济,把首发经济打造成拉动消费升级的重要抓手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新引擎。
  • 理论经纬
  • 理论经纬
    □王璐 □王学成 □王晓广
    2024, 12(12): 84-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直播是一种典型的平台经济新业态,具有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特征。直播生态中的劳动力 组织形态呈现出由个人化向组织化过渡的特征。本文基于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按照马克思从一 般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方法,解析直播劳动的一般要素和具体表现。分析发现技术控制、垄断控制和 组织控制是平台控制劳动过程的一般方式。平台引入直播公会,以构建“平台为中心、直播公会为 核心支撑 ”的双主体控制结构:平台利用技术与意识形态强化主播的实际从属性,公会则在形式上 让主播劳动从属于平台。同时,平台通过公会提高效率、隔离风险、弱化劳资矛盾。探寻直播行业的 劳动力组织形态和劳动过程控制,对平台型新业态发展健康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金融问题研究
  • 金融问题研究
    □张颖 □杨楚风 □邹国昊
    2024, 12(12): 95-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 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 视。金融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源于党长期领 导金融事业的经验启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现实需求以及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目标要求,决 定了中国特色金融市场体系、机构体系、产品体系及监管体系的建设成效。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 化金融体制改革,需厘清新时期推动金融工作发展的实践路径,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金融服务的普惠性、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与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以金融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 化提供有力支撑。
  • 三农问题
  • 三农问题
    □贾晋 □彭浩瀚 □高远卓
    2024, 12(12): 104-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背景下,优化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新 时代“三农 ”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的要素特征表现为新型生产要素、新型要素关系和新 型要素载体三个方面。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和数据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农业新质生产 力的核心生产要素。从实践逻辑看,实现农业强国建设目标需要从要素供求、要素组合、要素替代、 要素升级四个维度入手保障要素投入。农业生产要素在世界农业强国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呈现典 型规律和特征。我国农业强国建设要素投入主要问题为:农业劳动力剩余与高质量人力资本匮乏 并存,土地质量提升与制度改革难度较大,农业科技创新集中于面上延伸而点上突破缺乏,数据要 素特性与农业产业特征存在内在矛盾。保障农业强国要素投入,要聚焦劳动力结构性问题,加快人 力资本要素升级;着力提升耕地质量,推进土地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创新金融服务体系,提高资 本要素供给效率;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加快高精尖技术突破;化解数字农业内在矛盾,激发数据要 素生产潜力。
  • 三农问题
    □李刚 □王雨菲 □颜廷武
    2024, 12(12): 114-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创新创业作为产业兴旺的重要动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支撑。本文以“国家数字乡 村试点 ”政策为准自然实验,结合中国乡村创新创业指数,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析数字化转型对 乡村创新创业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乡村创新创业水平,经过一系列 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此种效应对地处南方地区、海拔更低、城乡要 素流动更通畅的地区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就业和提高融资便利发挥作用。 本研究揭示了数字化转型驱动乡村创新创业的作用机理,为厘清数字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理论框 架与政策实效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