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新质生产力研究
  • 新质生产力研究
    □顾海良
    2024, 6(6): 5-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是新质生产力理论创新的过程。“实现我 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 ”和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提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量的增长中 质的变化“跃升 ”的要求;确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战略思想,确定了新质生产 力中“绿色发展 ”的根本规定性;三个“进一步解放 ”社会生产力整体论,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内在 规定和本质要求;工程科技中“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新概 括,对劳动过程中新质生产力特征作出创新性探索。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集成 的精粹,也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可靠依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跃升 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也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可靠依据”。
  • 新质生产力研究
    □许永洪 □黄泽霖
    2024, 6(6): 16-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质生产力和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抓手。为了阐释 两者的内在逻辑统一和协同,本文首先从经济增长理论的角度,总结我国经济建设已经由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口红利驱动转向全要素生产力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现实,以科技和创新为内涵的新质生产力与以市场制度建设为主导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突破点;其次,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视角,本文阐释了新质生产力对全国统一大市场 建设的决定性作用;最后,从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本文阐释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保障作用。基于以上逻辑,本文提出了新质生产力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协同发展建议。
  • 理论经纬
  • 理论经纬
    □尹志超 □吴子硕 □王瑞 □郭军
    2024, 6(6): 25-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 2011 —2019 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追踪数据及中国县域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多时点 DID 模型,实证研究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政策对农村家庭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 该政策能促进农村家庭非农就业,为农村家庭在本地从事非农就业提供新机遇。机制分析表明,缩 小数字鸿沟,扩大社会网络及促进非农产业集聚是该政策促进农村家庭非农就业的重要渠道。异 质性分析表明,对于文化水平高、健康程度好、所在村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或村庄内无企业的农村 家庭而言,该政策对非农就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 理论经纬
    □吴大娟
    2024, 6(6): 35-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注意力经济是资本主义围绕注意力这一特殊劳动范式而展开的一套全新剥削机制。数字时代 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数字景观的集群构建和时间物体的批量产出合谋共筑,加速对注意力的捕获 和收割,是架构注意力经济在场语境的存在性前提。注意力经济以资本联袂数字技术撩拨和刺激 个体注意力为起点,将个体的“观看 ”行为转化为创造剩余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并通过对注意力的 数字化管控加固注意力经济运行的权力基础,确保了注意力经济由外环到内里加速循环运转。从 本质上说,注意力经济是资本主义在数字时代翻新积累方式、谋求价值增殖最大化的产物,其安身 立命的生命基因密码依然是资本对感性“活劳动”(注意力劳动)的绝对支配和无偿占有。注意力经 济没有根本改变资本逻辑扩张和剥夺的权力本性,它对个体日常生活的渗透和覆盖,给个体带来 了形式化存在的痛楚,使个体生命时间断裂,精神世界出现“焦土化 ”问题。对此,唯有全面激活马 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遗产,借以澄明资本裹挟注意力经济的假象, 才能对数字时代资本褫 夺剩余价值的新型方式和人的生存境况有根本性认识,从而敞显超越资本逻辑、复归人之为人的 思想道路。
  • 金融问题研究
  • 金融问题研究
    □刘方根 □陈颖钰 □舒崴 □刘颖
    2024, 6(6): 45-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银行高 质量发展需顺应宏观形势变化,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资产负债管理正逐步迈向全 面动态前瞻的综合平衡管理阶段,主要特点是在资产负债组合管理基础上,平衡多重约束,兼顾多 元价值,注重全面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统筹表内外和集团一体化,实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 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具体路径上,资产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线,与国家高质量发展同频 共振,从大类资产配置、信贷结构、区域选择上聚焦优化;负债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适应人口趋势和客户结构变化,提供场景化、价值型金融服务,提升核心 负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质效;资本端注重轻资本转型,强化客户经营和联动统筹,开辟转型发展新 路径。管理方式上,要适应综合化、以客户为中心、场景化经营模式,打造广义维度、客户维度、场景 维度资产负债表,建立全方位、全链条、深层次资产负债管理模式。
  • 金融问题研究
    □杨 蕊 □侯晓辉
    2024, 6(6): 55-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选取2005—2021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DID),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考察在 2015 年以后实施的金融科技政策对关系型贷款的影响及内 在机制,探究“稳增长 ”的金融科技政策在驱动银行业信贷结构调整时,如何受到“防风险 ”因素的 制约。结果发现:第一,追求“稳增长 ”的金融科技政策对关系型贷款的影响呈短期增长、长期下降 的趋势,其中“防风险 ”因素加剧了该比率的短期提升。第二,政策影响存在所有制的同质性以及区 域与企业竞争力的异质性。第三,政府干预、银行数字化转型、企业融资成本以及风险承担对关系 型贷款的短期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融资约束的持续缓解引致了该比率的长期下降。本文为银 行业如何更好地统筹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关系提供了政策参考。
  • 体制改革
  • 体制改革
    □和 军 □张 依
    2024, 6(6): 66-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推动国资监管体制由“管资产 ”向“管资本 ”转变是新一轮国资改革的关键方向。本文基于沪深   A 股数据,以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简称“两类公司”)的组建为切入点,以双重差分模型检验   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显著提升了国有   企业抗风险能力。机制分析表明,其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机制、过度投资抑制机制、“脱实向虚” 纠正机制间接提升了国企抗风险能力。异质性分析显示,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效应还受行业、区   域、公司治理因素影响。行业维度,垄断性、高技术行业的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提升效应更强;区域   维度,央企与东部地区国有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升效应更强;公司治理维度,具有较高混改程度、 内部控制水平、独立董事比例、股权激励程度的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提升效应更强。
  • 发展战略研究
  • 发展战略研究
    □吕伊姝 □王孝松
    2024, 6(6): 76-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理论上阐释了数据产权与数据价值市场化配置的机制路径,旨在促进数据要素在市场 交易中分配、投资、共享过程中的价值化。首先,数据要素通过数据价值链接入的每个环节的使用 权与其他要素结合产生了新使用价值,为使数据要素各环节接入者生产的价值贡献获得与之对等 的收益,需构建数据要素市场化、使用权益与收益权相匹配的完整市场化架构。其次,通过探究数 据要素在产权交易市场中的价值,依据产权交易的设计框架和市场交易经验,确立数据要素在按 照价值贡献参与市场交易环节分配中的份额,提高要素价值与市场价值的适配度。最后,从数据产 权与数据价值市场化配置机制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实践路径与对策建议。
  • 发展战略研究
    □孙天阳 □张其仔 □杨丹辉
    2024, 6(6): 86-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背景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意义凸显。本文从依赖程度、可控 韧性、自主能力三个维度,综合构建了评估关键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的指标体系,选取集成电 路、大容量电池两个当前大国博弈的焦点领域,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水平做出了评估。测算结果 显示,在依赖程度方面,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非对称依赖关系,发达国家对我国 大容量电池产业的依赖程度较高;可控韧性方面,发达国家在集成电路产业上游有较强的垄断优 势,我国大容量电池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整体表现良好;自主能力方面,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上游大部 分领域比较优势相对较弱,大容量电池产业链各环节的专利申请处于领先地位,但部分核心产品 比较优势不够突出。应增强重点领域技术自主性,加大对链主企业的扶持力度,降低产业链供应链 路径依赖,全面提高我国关键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
  • 发展战略研究
    □李金城 □姚毓春
    2024, 6(6): 95-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有企业凭借其资源基础优势与整合调配能力在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然而,垂直型组织架构所引致的沟通效率不高、权力向上集中导致的基层创新自主权不足、行政导 向下风险保守的决策倾向以及创新战略与实践路径的失衡等典型内在短板依然存在于部分国有 企业中。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国有企业创新提供了雄厚的信息基础与技术支撑、新颖的转型模式与 价值主张、先进的治理思路与管理手段以及包容的合作平台与产业生态。当前,国有企业创新发展 仍然面临数据要素驱动能力较薄弱、数字人才培育体系待完善、数字化运营治理能力需加强等现 实困境。为此,以数字经济为引擎,深度赋能国有企业创新发展,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突破国有 企业在行政化与层级化管理方面的潜在局限、克服风险规避与资源保存的思维定式,进一步夯实 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完善人才培育体系,强化数字创新治理,健全数字创新生态,充分发挥数字经 济在技术、管理、制度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有力推进国有企业创新进程,提升国有企业可 持续发展能力。
  • □魏广成 □孔祥智
    2024, 6(6): 107-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阶段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存在村集体“统 ”的职能发挥不充分、城镇化推动农户普遍 “ 离农 ”“背农”、农地制度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要等问题与挑战。在建设农业强国与保障国家 粮食安全的政策导向和人地分离第二次高峰的推动下,加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存在问题的拉动, “ 小田并大田 ”改革应运而生。本文在分析“小田并大田 ”改革形成动因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存在问 题、制度框架的基础上,分析公安县“小田并大田 ”改革对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创新探索。本研 究从制度、“分”、“统 ”三个层面展开分析,通过尊重农户意愿、开展调田并地、成立三类合作社的举 措,解决了农户差异化诉求、农地细碎化和“统一 ”经营不足的问题,探索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新的实现形式。
  • 三农问题
  • 三农问题
    □魏滨辉 □罗明忠
    2024, 6(6): 117-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返乡创业活动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数理推演基础上,运用 2014 —2020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四期面板数据,以返乡创业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探讨 返乡创业活动对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返乡创业试点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收入 水平。具体而言,返乡创业活动不仅提高了农村家庭的工资性、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而且对农村 收入分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集中表现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改善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同时,良 好的外部创业环境是返乡创业活动支持农村家庭增收的关键因素,在第三产业领域的返乡创业活 动对农村家庭收入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返乡创业活动展现出了较好的包容性,尤其是对身 体健康状况较差或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一般的农村弱势群体,其增收效应更加明显。因此,应积极 打造优质的创业环境,推动高层次返乡创业,并着力提升返乡创业者的社会责任感,使返乡创业活 动更具普惠性和共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