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导航切换
经济学家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获奖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25年, 第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5-04-05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理论经纬
发展战略研究
体制改革
金融问题研究
三农问题
全选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Select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及其中国化时代化
□黄泰岩 □孟庆庄 □瞿婷婷
2025, 4(4): 5-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 具体的叙述方法的统一,以及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确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起点,以此出发构建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通过分析马克思对西方经济学逻辑起点的批 判,进一步验证了马克思确立政治经济学逻辑起点从方法到理论的科学性。遵循马克思确立政治 经济学逻辑起点的科学方法论,依据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财富作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并依据时代的新特征新要求新变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生产 力理论和财富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理论创造,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 学逻辑起点从财富一般向商品一般的转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广义政治经济学;依据社会 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商品供求矛盾向社会主义社会主要 矛盾转化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创新。
Select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数智时代算法权力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智慧
□苗 雨
2025, 4(4): 15-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智时代算法的普及应用在极大提升生产力的同时也加剧了资本对社会的控制。在资本的深 度参与下,算法权力成为社会生产与权力结构的核心要素,它通过对劳动主体、形式、过程的重塑, 从检视网络空间的数字工具蜕变为社会生活的权力装置。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下,算法权力 是垄断资本主义在数智时代的必然演化,它以社会关系的转译与编码为基础,建构出资本主义的 新型权力图谱和剥削形式。对此,中国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化约算法的权力属性,以新质生产 力达成对资本逻辑的消解,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对资本的合理规制和有效驾驭,将资本逻辑 下异化的算法权力扭转为人类解放的现实潜能,完成了对数智时代劳动解放命题的实践解答。
理论经纬
Select
理论经纬
数字技术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作用机理与路径选择
□顾冬冬
2025, 4(4): 24-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逐渐成为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新引擎和重要 驱动力量。从理论上讲,数字技术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主要得益于头雁效应、乘数效应、涓滴效应 发挥,提高就业形态的创新与引领效率,促进就业岗位的扩容与升级,实现就业机会的扩散与普 惠。数字技术主要通过就业机会增加、就业结构优化、就业环境改善、人岗匹配高效、劳动关系和谐 五条作用机理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亟须缩小数字鸿 沟,加快平台经济发展;加强数字技能培训,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 善数字就业服务生态;提高数字技术与就业融合度,提升政府数字化就业服务水平;规范平台企业 用工行为,加大数字从业人员就业权益保护。
Select
理论经纬
数字营商环境:理论逻辑、 实现机制与优化路径
□刘晓宁 □郝宪印
2025, 4(4): 36-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营商环境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其内涵既包括数字经 济发展面临的营商环境,也包括数字技术赋能的营商环境。相对于传统营商环境,数字营商环境在 治理目标、治理理念、治理架构和治理模式上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化特征。从理论逻辑上,数字营 商环境建设体现了技术、制度、价值三重维度的统一。从实现机制上,数字营商环境建设可以通过 强化数字技术应用、推动供需精准匹配、促进数据资源整合、构建数据实时监测等渠道,实现营商 环境优化的空间拓展、效率提升、成本压缩以及评价方式改革。当前,我国数字营商环境建设在数 字基础设施、数据及隐私保护、数字平台治理、数字政务服务、数字营商评价等方面面临困难和挑 战,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拓展应用场景、打造数据平台、推动政府改革、完善法律法规、对接国际 标准等方面着力优化。
Select
理论经纬
专精特新企业的新质生产力: 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于 茜 □惠 宁
2025, 4(4): 46-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专精特新企业是地方产业创新升级的典型代表与核心引擎。深入剖析其新质生产力多维度特 征,可发现其在推动地方产业创新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内在动力看,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突 破、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企业家精神的引领、全员创新意识的觉醒以及数智化转型的推进,共同 构成了专精特新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核心驱动力。从外部条件而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 市场机制的变革、新型经济形态的拓展、金融信贷的支持以及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专精特新企 业的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平台。为促进专精特新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发 展,从构建完善体制机制、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培育龙头链主企业、打造高层次发展平台等四个方 面入手,提出系统性策略,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为地方产业创 新升级注入新动力。
发展战略研究
Select
发展战略研究
高质量利用外资:新特征、新挑战、新思路
□陈江滢
2025, 4(4): 57-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我国利用外资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呈现出深度嵌入国内经济、智能化绿色化融合 化发展、创新能级明显提升、投资方式多样化、对中西部地区投资增加等新特征,进而对赋能国内 大循环、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助力金融高水平开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 做出新贡献,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具有新的重要意义。 然而,内外因素叠加下稳外资压力攀升、外资融入国内市场和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堵点卡点、全球产 业政策重塑国际投资格局、高科技产业利用外资受限、我国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存在差距,致使 利用外资面临新挑战。面对严峻形势,要创新利用外资思路,推动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要 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产业完备优势;要深化科技开放 合作,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要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 制度环境。
Select
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理论逻辑、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
□刘 备 □邱兆轩
2025, 4(4): 68-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是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增强国际竞争力以及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理论逻 辑上,技术革命性突破将有力驱动制造业产业链智能化跃升,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将有效赋能制 造业产业链集群化发展,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将加快推进制造业产业链绿色化变革。在实践模式上,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进程将依托产业链上下游垂直整合实现纵向“延链”;借助产业 集群联动促进横向“强链”;在“链主-链属 ”互联生态赋能下驱动协同“补链”,弥合发展鸿沟,从而 加快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基于此,推进我国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需从强化技术创新引领、 培育链主企业梯队、加快产业融合进程以及发挥区域禀赋优势等路径入手,以“点状突破—线性联 动—面状延展—整体布局”框架系统性保障制造业全产业链转型升级。
体制改革
Select
体制改革
财政透明能否缓解企业“税负痛感”——基于企业税负粘性视角的研究
□林亚清 □陈美茜 □黄梦晨 □魏志华
2025, 4(4): 79-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我国减税降费力度不断加大,但不少企业税负粘性加剧,税负痛感凸显。基于此,本文 使用 2013—2023 年地级政府财政透明度数据,首次实证检验了宏观财政透明对微观企业税负粘 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财政透明度的提升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税负粘性,缓解企业税负痛 感。其作用机制在于,财政透明度通过降低税收征管力度和政府干预程度这两个渠道抑制了企业 税负粘性。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国有企业以及外部制度环境较好的样本企业中,财政透明度对企业 税负粘性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此外,财政透明度的提高还能有效缓解税负粘性对企业研发与固 定资产投资的抑制效应。
Select
体制改革
粮食安全背景下农业制度型开放的价值意蕴、经验借鉴与路径选择
□张永旺 □张寒 □赵敏娟
2025, 4(4): 89-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随着中国高水平开放的不断演进,贸易壁垒降低与关税减免的要素流动型开放已逐步过 渡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对接的制度型开放。在粮食安全的背景下,农业制度型开放具有倒逼国 内深化改革、引领国际规则制定、助推农业现代化等重要的价值意蕴,但如何推进制度型开放需要 对标农业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模板并开展“制度学习”,在权衡安全与开放的基础上不断学习与演 进,并推动“制度创新”,结合国内改革需求与国际规则对接确定开放内容,然后积极参与“制度竞 争”,因应发达国家制度霸权并引领国际规则创新,为经贸合作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和体制保障。 在秉持制度型开放相关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制度型开放的重要领域分别从规则、规制、管理与标准 等方面选择制度型开放路径。
金融问题研究
Select
金融问题研究
数字金融帝国主义的本质逻辑与超越路径
□温 旭
2025, 4(4): 100-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金融帝国主义是数字金融资本处于支配地位的帝国主义形态。在数字金融帝国主义中, 以数字金融资本为基础的数字霸权体系控制着全球数字化,构建了数字殖民体系,在形式上表现 为数字垄断性,在内容上表现为数字食利性。这导致数字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数字霸权的 推行,不仅触发了全球性数字危机,还进一步加剧了数字地缘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对数字金融帝国 主义的批判与超越,必须“回到马克思”,通过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来扬弃数字金融资本逻辑。数字 命运共同体立足于全球数字劳动者的共同愿景和长期福祉,秉持“人类文明进步 ”的价值原则,以 “共建共享 ”为目标理念,是对数字金融资本和数字自由主义的超越,并引导全球数字化走向“数字 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
三农问题
Select
三农问题
大农业观下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战略意蕴、实践路径与制度安排
□汪旭晖 □段怡杰
2025, 4(4): 110-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大农业观为指导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一项涉及产业、区域、技术、制度的系统性复杂工 程,应遵循“帕累托改进 ”原则,根据“动态盘活存量资源、有序发展增量资源 ”的总体思路,做大做 强产业规模、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基于此,本文前瞻性地提出了六条兼顾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操作性 的战略实施路径,为实现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设成现代化大产业的预期目标提 供行动指南,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支持产业创新、发展乡村产业、壮大产业规模、激发市场活 力等制度安排建议。
Select
三农问题
系统观念视域下的“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出场背景、核心要义与践行进路
□杜 鹏 □章征科
2025, 4(4): 120-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大农业 观大食物观 ”是党在“三农 ”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的提出与践行是农业现代 化背景下党统筹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是协调农业供给与食物消费的现实需 要,是补全现代化发展短板与突出“三农 ”优势的必然选择,亦是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与实现乡村全 面振兴的未来指向。“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核心要义的呈现,需要深刻把握“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的 新型“资源观 ”“农业观 ”“食物观 ”与“市场观”。同时,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要保证粮食安全,推 动食物供给种类多样化;要加强科技支撑,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市场导向,加速农业现代 化大产业发展;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